中医古籍
  • 岩梭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梭别名

    丛毛羊胡子草

    来源

    莎草科岩梭Eriophorum comosum Nees,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甘肃、湖北、广西、西南、西藏。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花:平喘止咳。治喘咳。

    全草:通经活络。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3~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岩梭拼音注音Yán Suō来源

    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丛毛羊胡子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iophorum comosum(Wall.)Nees[Scirpus comosum Wal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岩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甘肃、湖北、广西、西藏等地。

    原形态

    丛毛羊胡子草,多年生草本,高约14-80cm。根茎粗短。秆密丛生,钝三棱形,直径约1-2mm,基部具宿存的黑褐色叶鞘。基生叶多数,叶片线形,边缘内卷,有细齿,向先端渐狭成刚毛状,长于花序;苞片叶状,线形;小苞片被针形,先端刚毛状;长侧枝聚伞花序伞房状,长6-22cm,有多数小穗;小穗单生成2-5簇生,长圆形,长6-12mm;鳞片长圆形,基部的4枚鳞片内无花,有花鳞片稍大,长2-3mm,褐色,膜质,中肋呈龙骨突状,先端有短尖;下位刚毛极多数;成熟时长于鳞片,长达7mm;雄蕊2,花药先端具紫黑色、被针形短尖;柱头3。小坚果长圆形,扁三棱,先端尖锐,有喙,深褐色,下部有棕色斑,长约2.5mm,宽约0.5mm。花果期6-11月。

    栽培

    1.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气候和半干旱环境。宜选土壤疏松、土质为砂壤土的石山地栽培。

    2.栽培技术:繁殖方法,用分株繁殖法:冬末、早春,将母株掘起,分成数蔸,每蔸有2-3个芽,按行株距20cm×15cm栽种。

    3.经常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一般不需要施肥。

    性味

    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主风湿痹痛;骨节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2g。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Chái Hòu Pò别名土厚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四川木莲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szechuanica Hu.采收和储藏:夏季剥取树皮,晾干或炕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2000m的......
  • 《全国中草药汇编》:柴桂别名臭马桂、三条筋、桂皮香来源樟科樟属植物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以树皮入药。立春至处暑期均可采剥,以夏初最宜。炮制选树干径达15厘米以上的桂树(过嫩则质量差,不宜砍伐),将树干锯成......
  • 《中国药典》:柴胡拼音注音Chái Hú英文名RADIX BUPLEURI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
  • 拼音注音Chái Hú Yè Liàn Jiá Dòu英文名Bupleurum-leaf Alysicarpus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柴胡叶链荚豆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ysicarpus bupl......
  • 拼音注音Chēnɡ Rǔ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树脂。功能主治合质汗药,治金疮。摘录《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