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椰子浆

    《中药大辞典》:椰子浆拼音注音Yē Zi Jiānɡ别名

    椰酒(《南越笔记》)。

    出处

    《海药本草》

    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椰子胚乳中的浆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椰子皮"条。

    化学成分

    含葡萄糖、蔗糖、果糖等。

    药理作用

    参见"椰子瓤"条。

    性味

    《纲目》:"甘,温,无毒。"

    注意

    《海药本草》:"多食动气。"

    功能主治

    ①《海药本草》:"主消渴,吐血,水肿,去风热。"

    ②《中国药植图鉴》:"滋补,清暑,解渴。"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椰子浆拼音注音Yē Zi Jiānɡ别名

    椰酒

    英文名Milklike juice of Coconut endosperm出处

    出自《海药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椰子胚乳中的浆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cos nucifera L.

    采收和储藏:将成熟的果实除去外果皮及中果皮,通开正眼,倒出胚乳空腔内的浆液,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长热带地区海岸。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南部诸岛及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及云南。

    原形态

    椰子,大乔木,高15-30m,茎粗壮,有环状叶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叶簇生茎顶;叶柄粗壮,长达1m以上;叶片羽状全裂,长3-4m;裂片多数,外向折叠,线状披针形,长65-100cm,宽3-4cm;先端渐尖,革质。肉穗花序腋生,长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于分枝上部,雌花散生于下部;佛焰苞纺锤形,厚木质,最下部的长60-100cm或更长,老时脱落;雄花萼片3,鳞片状,长3-4mm;花瓣3片,卵状长圆形,长1-1.5cm;雄蕊6,长4mm;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数枚;萼片阔圆形,宽约2.5cm;花瓣与萼片相似,但较小。坚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长15-25cm,先端微具3棱,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纤维质,内果皮木质坚硬,近基处有3萌发孔。种子1颗,种皮薄,紧贴着白色坚实的胚乳,胚乳内有一富含液汗空腔;胚基生。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化学成分

    含葡萄糖、蔗糖、果糖等。

    性味

    味甘;性凉

    注意

    《海药本草》:多食动气。

    功能主治

    生津;利尿;止血。主口干烦渴;水肿;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75-100g。

    各家论述

    1.《海药本草》:主消渴,吐血,水肿,去风热。

    2.《中国药植图鉴》:滋补,清暑,解渴。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白山苔拼音注音Bái Shān Tái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的叶。全年可采,阴干,或采鲜叶熬膏。生境分布生长于苔藓类水甸子内或湿润的山坡上。分布我国东北与内蒙古等地。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达50厘米。多分......
  • 拼音注音Bái Shān Liǎo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白山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laxmanni Lepech.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晾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高山冻原下界草地上。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地......
  • 拼音注音Bái Dài Cǎo别名雀儿菜、野养菜、米花香荠菜。出处本品系地方性草药,其原植物碎米荠之名始见于《野菜谱》,云:“碎米荠,如布谷,想为民饥天雨粟,官仓一日一开放,造物生生无尽藏,救饥,三月采,止可作齑。“在清代《植物名实图考》中......
  • 《中药大辞典》:白常山拼音注音Bái Chánɡ Shān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来源为茜草科植物玉叶金花或展枝玉叶金花的根。8~10月采挖,晒干。原形态①玉叶金花又名:鹅儿花。常绿蔓状小灌木,高可达5米。小枝披柔毛。单叶对生,具短柄;叶膜......
  • 《中国药典》:白扁豆拼音注音Bái Biǎn Dòu别名火镰扁豆、峨眉豆,扁豆子、茶豆英文名SEMEN LABLAB ALBUM来源本品为豆科扁豆属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