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玉溪天仙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玉溪天仙藤来源

    胡椒科玉溪天仙藤Piper pnberulimbum C. DC.,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辛,温。

    注意

    孕妇忌服;服药忌荞面。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止痛。主治胃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0.5~1钱,研粉冲服或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玉溪天仙藤拼音注音Yù Xī Tiān Xiān Ténɡ别名

    天仙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毛叶胡椒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t puberulilimbum C.DC.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或密林湿润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部至西南部。

    原形态

    毛叶胡椒 攀援藤本。枝有纵棱,幼时被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2-15mm,被短柔毛;叶片硬纸质,有密腺点,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7-13cm,宽3-5cm,先端短渐尖,基部钝,下面密被微硬毛,叶脉5-7条,最上1对离基约2cm从中脉发出,其余的基出。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通常短于叶片;总花梗长于叶柄,花序轴被硬毛;雄花苞片圆形,具柄,直径约1mm,雄蕊3;雌花序长6-8cm;总花梗向上渐增粗,尤以花序基部更明显,被毛;雌花苞片与雄花相同,子房嵌生于花序轴中并与其合生,柱头4-5,线形,浆果近球形,直径3-4mm。花期5-7月。

    性状

    性状鉴别 茎枝扭曲,表面淡黄色,有纵棱。叶多皱缩,展平后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6-12cm,宽3-5cm,具密集的细小腺点,叶背有毛茸,叶脉5-7条,最上1对离基从中脉发出,网脉明显;叶柄有短柔毛,基部鞘状。有时可见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花序轴有毛。气香,味辛辣。

    性味

    辛;温

    注意

    孕妇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孕妇忌服。服药忌荞麦面。"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主风湿痹痛;脘腹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粉,每次2-6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iān Fú Gě别名蝙蝠藤(《澹寮试效方》),金丝钓葫芦(《国药的药理学》),黄条香、防己葛、黄根(《中国药植志》),野鸡豆子(《吉林中药手册》),爬山秧子、山地瓜秧(《东北药植志》),小葛香、杨柳子棵(《山东中药》),光光喳、......
  • 拼音注音Biān Fú Gě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nispermum dauricum DC.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
  • 拼音注音Biān Fú Gě Gēn别名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药手册》),山花子根、光光叶根(《山东中药》)。出处《中国药植志》来源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的根茎。4~5月或8~10月间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土,晒干。生境分布产河北、山东......
  • 拼音注音Biān Fú Ténɡ别名狗葡萄秧、小葛香、杨柳子棵、防己藤、黄攸香、什子苗、小青藤、黄根藤、金百脚、山地瓜秧、爬山秧子。出处蝙蝠藤始见于《纲目拾遗》,云:“此藤附生岩壁、乔木及入墙茨侧,叶类蒲荡而小,多歧,劲厚青滑,绝似蝙蝠形,......
  • 《全国中草药汇编》:补血草拼音注音Bǔ Xuè Cǎo别名盐云草、盐云参、匙叶草、矶松来源为蓝雪科补血草属植物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 (Bunge) Kuntze [Statice bicolor Bunge],以根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