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羊角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角参拼音注音Yánɡ Jiǎo Shēn别名

    臭儿参、野白芨

    来源

    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甘肃黄精Polygonatum kansuense Maxim.,以根状茎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放置回润,切片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滋补肝肾,养阴生津。用于神经衰弱,高血压病,头痛,咽喉痛,消渴,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

    3~5钱。水煎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羊角参拼音注音Yánɡ Jiǎo Shēn别名

    臭儿参(《陕西中草药》)。

    出处

    《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甘肃黄精玫瑰红黄精根茎。夏、秋间采挖,去须根,洗净,以开水烫后晒干。

    原形态

    ①甘肃黄精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下部增厚,上部渐狭,如羊角状。茎由根茎先端生出,茎上部具叶。叶常3片轮生,无柄,线状披针形,长5~10厘米,侧脉上生乳突状短刺毛。花腋生,花被钟状,裂片6,紫堇色,具深紫色斑点;雄蕊6;子房上位,3室,每室有胚珠2~6颗。浆果红色,球形,径约5毫米。

    生于高山林下。分布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②玫瑰红黄精

    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茎细长,每节有分枝。茎直立。幼时叶多互生,成长后常3叶轮生;披针形,长3~7厘米,宽7~10毫米,全缘,先端不卷曲,叶背脉上被白色茸毛。花腋生,花梗长约7毫米,下垂;花被钟状,裂片6;雄蕊6,着生在花被管中部;子房上位,三棱形,花柱长,柱头3裂。浆果球形。花期夏季。

    分布新疆、陕西等地。

    性状

    干燥根茎具节,常自节处分段,每段呈角状分歧,表面黄白色,有明显纵皱纹与大小不等的茎痕及根痕,常附以少数须根。质较软,断面淡黄白色。气无,味微苦。

    性味

    《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

    ①《陕西中草药》:"平肝熄风,养阴明目,清热凉血。治头痛目疾,咽喉痛,高血压症,痫症,疖痈。"

    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补脾润肺,生津。治肺结核,病后虚弱,口渴,神经衰弱,肝阳头痛,食欲不振,腰腿酸软,糖尿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研末或浸酒。

    复方

    治高血压症:羊角参二两,手儿参、太白黄精,茱芩草各三钱。共为细粉,每次二钱,日服二至三次。(《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羊角参拼音注音Yánɡ Jiǎo Shēn别名

    臭儿参、地吊

    英文名Rhizome of Whorledleaf Solomonseal出处

    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轮叶黄精及新疆黄精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lygonatum verticillatum(L.) All.[Convallaria verticillata L.;Polygonatum kansuense Maxim.] 2.Polygonatum roseum(Ledeb.)Kunth[Conva-llaria rosea Ledeb.]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蒸后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轮叶黄精生于海拔2100-4000m的林下或山坡草地。2.新疆黄精生于海拔1400-1900m的山坡阴地。

    资源分布:1.轮叶黄精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新疆黄精分布于陕西、新疆。

    原形态

    1.轮叶黄精 多年生草本,茎高40-80cm。根茎的节间长2-3cm,一头粗,一头较细,粗的一头有短分枝,少有根茎为连珠状。叶通常为3叶轮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或条形,长6-10cm,宽2-3cm,先端尖至渐尖。花单朵或2-4朵成花序,腋生;花梗长3-10mm,俯垂;花被合生成筒状,全长8-12mm,裂片6,长2-3mm,淡黄色或淡紫色;雄蕊6,花丝极短;子房3室,长约3mm,具约等长花柱。浆果近球形,直径6-9mm,熟时红色,具种子6-12颗。花期5-6月,果期8-9月。 2.新疆黄精 多年生草本,茎高40-80cm。根状茎细圆柱形,粗细大致均匀,直径3-5mm,“节间”长3-5cm。叶大部分3-4枚轮生;叶片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7-12cm,宽9-16mm,先端尖。花腋生,总花梗平展或俯垂,花梗长1-4mm;花被合生成筒状,全长10-12mm,裂片6,长1.5-2mm,淡紫色,雄蕊6,花丝极短;子房3室,长约2mm,花柱与子房近等长。浆果近球形,直径7-11mm,具种子2-7颗。花期5月,果期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呈圆柱形,长5-15cm,直径3-7mm,粗细较均匀。表面深棕色,具圆形茎痕,二个茎痕间距4-6cm;节明显,呈波状环,节间较长,可见少数点状须根痕。质韧断面角质样,可见类白色小点散在(维管束)。气微,味微甜而带粘性。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内皮层不明显。维管束散在,大部分为周木型,少数为有限外韧型、薄壁组织中散有粘液细胞。草酸钙针晶束较稀少。

    化学成分

    1.轮叶黄精 根茎含薯蓣皂甙元(diosgenin)及其甙类,并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蔗糖(sucros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及赖氨酸(lysine),丝氨酸(ser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 2.新疆黄精 根茎、叶含水溶性多糖:葡萄甘露聚糖(glucomannan),葡萄果聚糖(glucofructan)等,还含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A-2。

    性味

    甘;微苦;凉

    功能主治

    补脾润肺;养肝;解毒消痈。主脾胃虚弱;阴虚肺燥;咳嗽咽干;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陕西中草药》:平肝熄风,养阴明目,清热凉血。治头痛目疾,咽喉痛,高血压症,癫癎,疖痈。

    2.《陕甘宁青中草药选》:补脾润肺,生津。治肺结核,病后虚弱,口渴,神经衰弱,肝阳头痛,食欲不振,腰腿酸软,糖尿病。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全国中草药汇编》:篦子舒筋草拼音注音Bì Zǐ Shū Jīn Cǎo别名牛肋巴、舒筋草来源蕨类蹄盖蕨科篦子舒筋草Cyclosorus dentatus (Forsk.)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舒筋......
  • 拼音注音Bì Zǐ Cǎo别名舒筋草、小牛肋巴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毛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sorus gongylodes(Schkuhr)Link[Aspidium gongylodes Schkuhr]采收和储......
  • 《全国中草药汇编》:篦梳剑拼音注音Bì Shū Jiàn别名闩门草、矛叶蹄盖蕨、小石剑、蛇轮草来源蕨类蹄盖蕨科矛叶蹄盖蕨Diplazium lanceum (Thunb.) Presl,以全草、根状茎入药。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性味甘、辛......
  • 拼音注音Bì Chǐ Hāo别名恶臭蒿、粘蒿、籽蒿英文名Pectinate Neopallasia herb出处始载于《内蒙古中草药》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栉叶蒿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pallasia pectinata ......
  • 拼音注音Bèi Huā Chuānɡ别名独色草、四季青、大石芥、铜钱草、石苋菜、阿飞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盾叶冷水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peltata Hance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