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野海椒

    《中药大辞典》:野海椒拼音注音Yě Hǎi Jiāo别名

    海茄子(《四川常用中草药》),岩海椒、观音莲,玉珊瑚(《贵州药植目录》)。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茄科植物毛叶冬珊瑚全草。夏、秋季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荒地、林边。分布四川,贵州;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有栽培。

    原形态

    小灌木,高30~60厘米。茎灰褐色,新枝绿色,幼枝、叶柄、叶下面及果梗均具星状柔毛或稍有柔毛。单叶互生,卵状长圆形,长2.5~5厘米,宽8~15毫米,常2枚生于一处,一大一小,先端圆钝,基部窄狭成柄,全缘或呈微波状,上面疏被短毛或近于无毛,下面疏被短毛或星状毛。花1~2朵叶腋外生;花小,白色;萼绿色,略成钟状,上端5裂,微被毛;花冠浅钟状,5裂;雄蕊5,黄色;花柱线形,柱头小,略呈头状。浆果圆球形,橘红色或红色,直径约2厘米。种子多数,扁平,略呈肾形,平滑。花期3~6月。果期4~7月。

    化学成分

    叶含毛叶冬珊瑚碱。

    药理作用

    毛叶冬珊瑚碱有抗结核杆菌和肺炎双球菌的作用;在体外抑制结核杆菌的浓度为3毫克/毫升,作用不受血清的影响。尚可作为甾体的前身。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药》:"甘辛,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①《四川常用中草药》:"消积,利膈,下热毒。治风湿麻痹,湿热痒疮。"

    ②《贵州药植目录》:"治月家病,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野海椒拼音注音Yě Hǎi Jiāo别名

    海茄子、岩海椒、观音莲、玉珊瑚、天辣子、陈龙茄、洋海椒

    英文名Herb of False Jerusalemcherry出处

    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茄科植物珊瑚豆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lanum pseudo-copsicum L.var.di-florum (Vell.) Bitter [S.capsicasterum Link. Ex Schau;S.di-florum Vell.; S. dunnianum Lev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荒地、林边。

    资源分布:分布四川、贵州;北京、上海。江苏等地有栽培。

    原形态

    直立分枝小灌木,高0.3-1.5m。小枝幼时被树枝状簇绒毛,后渐脱落。叶互生;叶柄长2-5mm;叶片卵状长圆形,长2-5cm,宽1-1.5cm,常2枚生于一处,一大一小,先端钝圆,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呈微波状。花序短,腋生,通常1-3朵,单生或成蝎尾状花序;总花梗短几近于无;花梗长约5mm;萼绿色,略成钟状,上端5裂,微被毛;花冠浅钟状状,白色,5深裂,裂片卵圆形;雄蕊5,黄色;子房近圆形,花柱线形,柱头小,略成头状。浆果单生,球状,珊瑚红色或橘黄色,直径1-2cm;种子多数,扁平,略呈肾形,平滑。花期朋,果期8-12月。

    化学成分

    叶含毛叶冬珊瑚碱(Solanocapsine)。

    药理作用

    毛叶冬珊瑚碱有抗结核杆菌和肺炎双球菌的作用;在体外抑制结核杆菌的浓度为3mg/ml,作用不受血清的影响。尚可作为甾体的前身。

    性味

    味辛;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消肿止痛。主风湿痹痛;腰背疼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每日量5-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中药大辞典》:芭蕉子拼音注音Bā Jiāo Z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子生食:大寒;仁:性寒。注意子生食发冷病。功能主治子生食,止渴润肺。蒸熟暴之令口开,春取仁,食之,通血脉,填骨髓......
  • 《中药大辞典》:芭蕉根拼音注音Bā Jiāo Gēn别名芭蕉头(《分类草药性》)。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根茎。全年可采。生境分布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分布山东以至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原形态芭蕉(《汉书》文颖注),又名:巴且......
  • 《中药大辞典》:芭蕉油拼音注音Bā Jiāo Yóu别名芭蕉汁(《卫生杂兴》),芭蕉树水(《中级医刊》(5):57,1959)。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茎中的液汁。于茎干近根部切一直径约5厘米的小孔,即有灰黑色之液汁渗出,插以......
  • 《中药大辞典》:芭蕉花拼音注音Bā Jiāo Huā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花蕾或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性味甘谈微辛,凉。①《滇南本草》:“性温,味酸咸。“②《江西草药》:“性凉,味淡。“③《贵州草药》:“性寒,......
  • 别名沙达木、十两叶来源鼠李科苞叶木Chaydaia crenulata Hand.-Mazz.,以全株入药。生境分布广西、贵州、云南。性味淡,平。功能主治利胆退黄。主治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用法用量2~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