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鸭肪

    《中药大辞典》:鸭肪拼音注音Yā Fánɡ别名

    鹜肪(《别录》)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鸭科动物家鸭脂肪油。取鸭脂肪,熬熟去渣,贮存罐内,放置阴凉处。

    原形态

    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性味

    甘,平。

    ①《别录》:"味甘,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别录》:"主风("风"一作"气")虚寒热,水肿。"

    复方

    ①治瘰疬汁出不止:鸭脂调半夏末敷之。(《永类钤方》)

    ②治蚯蚓瘘:鸭脂三两,胡粉二两,巴豆(去壳,细研,去油尽)半两。上三味,先镕脂,入二味末调如膏。每日三、五度,涂疮上。(《圣济总录》鸭脂膏)

    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鸭肪拼音注音Yā Fánɡ别名

    鹜肪、鸭脂

    英文名Duck fat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剖腹取脂肪,熬油,放凉。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原形态

    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在30℃左右呈淡黄色液体,随温度降低而渐变稠至凝固,呈淡黄色固体。质较细腻,有特殊的鸭油香气。

    归经

    脾经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消瘰散结;利水消肿。主瘰疬;水肿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涂敷。

    复方

    ①治瘰疬汁出不止:鸭脂调半夏末敷之。(《永类钤方》)②治蚯吲瘘:鸭脂三两,胡粉二两,巴豆(去壳,细研,去油尽)半两。上三味,先镕脂, 入二味末调如膏。每日三、五度,涂疮上。(《圣济总录》鸭脂膏)

    各家论述

    《别录》:主风(风一作气)虚寒热,水肿。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ái Lè Yuǎn别名白茨叶(《分类草药性》),白竻花叶(《福建中草药》)。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刺三甲“条。性味《本草求原》:“苦辛,微寒。“功能主治治痈肿,疗疮,疥癞,......
  • 拼音注音Bái Lè Zhī Yè别名白茨叶、白勒远英文名Acanthopanox trifoliatus (L.)Merr.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簕的嫩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 拼音注音Bái Fěn Jué别名小蕨萁来源蕨类中国蕨科华北粉背蕨Aleuritopteris kuhnii (Milde)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苦,寒。功能......
  • 拼音注音Bái Fěn Ténɡ别名独脚乌桕、夜牵牛、白面水鸡、青龙跌打、山葫芦、山鸡蛋、飞龙接骨来源为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白粉藤Cissus modecoides Planch. var. subintegra Gagnep.,以根、藤、叶......
  • 拼音注音Bái Fěn Dié别名白蝴蝶、粉蝶、菜白蝶英文名White butterfly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粉蝶科动物白粉蝶成虫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eris rapae (Linnaeus )采收和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