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展枝唐松草

    拼音注音Zhǎn Zhī Tánɡ Sōnɡ Cǎo别名

    歧序唐松草、坚唐松草

    出处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展枝唐松草全草。夏季割取,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草地、田边、沙地及沙丘。分布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叶向上直展,为2~3回近羽状复叶;叶片长8~18厘米,小叶卵形或倒卵形,长0.8~2厘米,宽0.5~1.5厘米,通常3裂,裂片全缘或具2~3齿;叶柄基部具短鞘;托叶膜质,撕裂状。圆锥花序稍呈伞房状,2叉状分枝,分枝开展;花小,萼片4,淡黄绿色,狭卵形;无花瓣;雄蕊多数;心皮1~5,柱头三角形,具翅。瘦果近纺锤形,伸直或稍弯曲,长4~6毫米,纵肋8。

    性味

    苦,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健胃,制酸,发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复方

    ①治夏季头痛头晕:展枝唐松草适量,煮水服。

    ②治吐酸水,烧心:展枝唐松草适量,生吃。

    摘录《中药大辞典》
更多中药材
  • 别名狼毒[东北]、狼毒疙瘩、黄皮狼毒、大猫眼草、猫眼根、山红萝卜根来源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 [E. pallasii Turcz.]和月腺大戟E. ebracteolata Ha......
  • 拼音注音Bái Zhū Lì别名滇锥栗、椎栗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剥去总苞,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800......
  • 拼音注音Bái Zhū Lì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高山栲的根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可采,茎皮春、夏、秋季剥取,均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
  • 拼音注音Bái Zhū Mǔ Cài别名对主从神仙、六月雪、白胶墙、母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陌上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procudens(Drock.) Philcox[Anagalloides procu......
  • 拼音注音Bái Zhū Bí Kǒnɡ别名白侧耳、圆叶蕺菜来源药材基源: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mnotheca involucrata pei.采收和储藏:夏季采集,洗去泥沙,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