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保真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保真汤处方

    藁本(去芦)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苍术(洗,锉,麸炒)500克

    制法

    上药哎咀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四时伤寒,不问阴阳二证,才觉疾作,急服此药立效。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水220毫升,生姜3片,同煎150毫升,去滓,不拘时热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保真汤处方

    当归 人参 生地黄 熟地黄 白术 黄耆各9克 赤茯苓 白茯苓各4.5克 天门冬 麦门冬各6克 赤芍药 白芍药 知母 黄柏 五味子 柴胡 地骨皮各6克 甘草 陈皮 厚朴各4.5克

    制法

    上二十味,研成粗末。

    功能主治

    主劳证骨蒸体虚。

    惊悸,加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淋浊,加萆薢、乌药、猪苓、泽泻;便涩,加苦杖、木通、石韦、萹蓄;遗精,加龙骨、牡蛎、莲须、莲心;燥热,加滑石、石膏、青蒿、鳖甲;盗汗,加牡蛎、浮麦、黄耆、麻黄根。

    用法用量

    每服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5个,莲心5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150毫升,一日三次。与保和汤间服。

    备注

    原方中甘草、陈皮、厚朴无用量,现据《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补。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产后编》卷下:保真汤处方

    黄耆6分,人参2钱,白术2钱(炒),炙草4分,川芎6分,当归2钱,天冬1钱,麦冬2钱,白芍2钱,枸杞2钱,黄连6分(炒),黄柏6分(炒),知母2钱,生地2钱,五味10粒,地骨皮6分。

    功能主治

    产后骨蒸。

    用法用量

    上加大枣3枚(去核),水煎服。

    摘录《产后编》卷下《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保真汤处方

    藁本(去芦)4两,川芎4两,甘草(炒)2两,苍术(洗,锉,面炒)16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四时伤寒,不间阴阳二证。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二(宝庆新增方)《修月鲁般经》引《劳证十药神书》(见《医方类聚》卷一五○):保真汤处方

    当归3钱,人参3钱,生地黄3钱,熟地黄3钱,白术3钱,黄耆3钱,赤茯苓1钱半,白茯苓1钱半,天门冬2钱,麦门冬2钱,赤芍药2钱,白芍药2钱,知母2钱,黄柏2钱,五味子2钱,柴胡2钱,地骨皮2钱,甘草1钱半,陈皮1钱半,厚朴1钱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补虚除热。主劳证骨蒸体虚。虚劳骨蒸,潮热盗汗。

    用法用量

    方中甘草、陈皮、厚朴原无用量,据《十药神书》(陈修园注本)补。

    惊悸,加用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淋浊,加用萆薢、乌药、猪苓、泽泻;便涩,加用苦杖、木通、石苇、扁蓄;遗精,加用龙骨、牡蛎、莲须、莲心;燥热,加用滑石、石膏、青蒿、鳖甲;盗汗,加用牡蛎、浮麦、黄耆、麻黄根。

    摘录《修月鲁般经》引《劳证十药神书》(见《医方类聚》卷一五○)《玉案》卷四:保真汤处方

    生地6分,熟地6分,黄耆6分,人参6分,地骨皮6分,白术6分,柴胡5分,黄柏5分,橘红5分,五味子15粒,甘草2分,天门冬8分,知母8分,麦门冬8分,贝母8分,白茯苓8分。

    功能主治

    微微干嗽,骨蒸盗汗,四肢壮热,饮食少进,气虚血亏损者。

    用法用量

    水煎,食远服。

    摘录《玉案》卷四《胎产秘书》卷下:保真汤处方

    川芎1钱,当归2钱,生地2钱,白芍2钱,麦冬1钱,天冬1钱5分,川贝5分,茯苓5分,桔梗8分,五味10粒,骨皮1钱,炙甘草4分。

    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润肺泻火,滋补真阴,以复其元。主产后热蒸成痨症。此由嗜欲无节,起居不时,以致真阴耗竭,虚火上炎,或蒸而热,或往来寒热,似疟非疟,或咳血咯血,自汗盗汗,或心神恍惚,梦与鬼交,或经水闭塞,身渐羸瘦。

    用法用量

    上加大枣2枚,水煎服。

    虚,加人参1钱,黄耆6分;胃弱,加茯苓、山药各2钱,砂仁2-3粒。

    注意

    患此者,必须寡欲内养,方能有效。

    摘录《胎产秘书》卷下《医醇剩义》卷三:保真汤处方

    人参3钱,附子2钱,干河车4钱,当归3钱,五味子1钱5分,菟丝子8钱,大枣3枚,生姜3片。

    功能主治

    保纳元气。主结胸失下,以致胸中大实,元气大亏。

    用法用量

    先服攻下之剂承气汤,俟滞气将动,后服本方。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准绳·类方》卷一:保真汤处方

    当归5分,生地黄5分,熟地黄5分,黄耆(蜜水炙)5分,人参5分,白术5分,甘草5分,白茯苓5分,天门冬(去心)1钱,麦门冬(去心)1钱,白芍药1钱,黄柏(盐水炒)1钱,知母1钱,五味子1钱,软柴胡1钱,地骨皮1钱,陈皮1钱,莲心5分。

    功能主治

    诸虚百损,五劳七伤,骨蒸潮热,咳嗽,诸汗、诸血。

    用法用量

    上以水2钟,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8分,食远服。

    各家论述

    《法律》:按此方十八味,十全大补方中已用其九,独不用肉桂耳。然增益地黄,代川芎之上窜,尤为合宜。余用黄柏、知母、五味子滋益肾水,二冬、地骨皮清补其肺,柴胡入肝清热,陈皮助脾行滞,其意中实不欲大补也。

    摘录《准绳·类方》卷一元·《十药神书》:保真汤组成

    当归、生地黄、白术、黄芪、人参各三钱(9克),赤茯苓、陈皮、赤芍药、甘草、白茯苓、厚朴各一钱五分(4.5克),天门冬、麦门冬、白芍药、知母、黄柏、五味子、柴胡、地骨皮、熟地黄各钱(3克)。

    用法

    加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水煎服。

    功效

    益气健脾化湿,滋阴养血清热。

    主治

    肺脾不足,精神困倦,食纳减少,脘腹胀闷,肌肤不充,身热虚烦,自汗盗汗;肾阴亏虚,骨蒸潮热,耳鸣耳聋,睡眠欠安,记忆力减退,口干咽痛,五心烦热;气阴两伤,气短乏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月经量多,崩漏不止,遗精早泄,小便涩赤,低热绵绵,脉象虚细带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肺结核、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抽动一秽语综合征、儿重发育不良、发热性疾病后期、功能性低热等病症,也用于治疗造血不良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及汗证、虚证、眩晕、惊悸失眠、早衰、更年期综合征、男子性功能失调等病症。

    1.肺结核:将6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保真汤十抗结核常规治疗)和对照组(抗结核常规治疗)各30例。结果:治疗组无一例因抗结核药的毒副反应而终止治疗;对照组有10例因抗结核药毒副反应等原因而终止治疗,或因结核病复发而再次住院治疗。肝功能损害、消化道毒性反应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更多中药材
  • 《圣惠》卷二十八:艾叶煎丸处方艾叶4两(微炒),白头翁1两。制法上为末,用米醋3升,先熬药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药末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劳,脐腹疼痛,或时泄痢;兼治妇人劳后带下。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摘录《圣惠》卷二十......
  • 处方艾叶15克 生姜25克 鸡蛋2个制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待鸡蛋熟,剥去壳,复入原汤中煨片刻。功能主治温经,止血,安胎,散寒。适用于崩漏及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吃蛋饮汤,每日2次。摘录《民间方》......
  • 处方干艾叶15克(鲜者30克)南粳米50克红糖适量制法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用法用量月经过后3天服,月经来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注意凡阴虚血......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艾叶饮处方艾叶、当归(切,焙)、人参、生干地黄(焙)、地榆、干姜(炮)、阿胶(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半产后,恶露不断,心闷气短。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
  • 处方艾叶50克 鸡蛋2个 白糖适量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功能主治温肾安胎。适用于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每日晚睡前服。摘录《民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