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八珍汤

    《丹溪心法》卷四:八珍汤处方

    当归 赤芍 川芎 熟地黄 人参 白茯苓 甘草 砂仁等分

    功能主治

    和气血,理脾胃。虚损属于气血两虚,脾胃不和者。

    用法用量

    上药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四《青囊全集》卷上:八珍汤处方

    西洋参1钱5分(腹痛用丹参),漂苍术1钱5分,茯苓2钱,甘草8分,归尾3钱,川芎1钱5分,赤芍1钱5分,生地3钱,苏木1钱,红花1钱。

    功能主治

    遍身伤,老人气弱气虚者。

    摘录《青囊全集》卷上《元戎》:八珍汤处方

    四物汤与缩砂四君子汤各半。

    功能主治

    保胎气,令人有子。主

    摘录《元戎》《外科启玄》卷十二:八珍汤处方

    人参、砂仁、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芷、熟地黄。

    功能主治

    痘已齐,兼气血俱虚证。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石室秘录》卷二:八珍汤处方

    当归3钱,白芍2钱,黄耆3钱,白术3钱,柴胡5分,熟地5钱,升麻5分,人参1钱,茯苓1钱,川芎1钱。

    功能主治

    气血平补。主气沉血滞,而成呕逆、躄废之症。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石室秘录》卷二《医彻》卷四:八珍汤处方

    人参1钱,白术1钱(土炒),条芩1钱,阿胶2钱(蛤粉炒),广皮1钱,当归1钱,杜仲1钱(盐水炒),白芍药1钱(酒炒),茯苓1钱,炙甘草3分,抚芎3分,香附1钱(酒炒)。

    功能主治

    养胎。主

    用法用量

    加砂仁末5分,生姜1片,水煎服。妊娠六七八月用之。

    摘录《医彻》卷四《医彻》卷四:八珍汤处方

    人参1钱,白术1钱(土炒),茯苓1钱,炙甘草3分,川芎5分,熟地1钱,当归1钱,白芍药1钱(酒炒),杜仲1钱(盐水炒),川续断1钱(酒炒)。

    功能主治

    产后气血两虚,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

    加大枣2枚,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医彻》卷四元·《瑞竹堂经验方》,本方制丸,名“八珍丸”“女科八珍丸”:八珍汤组成

    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炙甘草,各一两(各30克)。

    用法

    上㕮咀,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 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功效

    益气补血。

    主治

    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四肢倦怠,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气短乏力,心悸失眠,头目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病后虚弱、贫血、迁延性肝炎、神经衰弱等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属气血不足者。

    3低血压:以八珍汤加减治疗原发性低血压患者63例,疗程为40日。以血压升至90/60mmH克,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为治愈标准。结果:治愈38例,有效23例,无效2例。(《赣南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高血压:以加味八珍汤治疗气血亏虚型高血压病100例(观察组),与常规西药治疗100例对照。疗程均为12周。以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血压基本回复正常为显效标准。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改善程度从治疗第2周开始均较对照组明显。(《当代医学》2011年第33期)

    5.更年期综合征:以八珍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60例,疗程为60~100日。以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为治愈标准。结果:治愈22例,显效3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年第3期)

    6.冠心病心绞痛: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加味八珍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0例(治疗组),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疗程均为4周。以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减轻,心电图恢复大致正常或达正常为显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中国中医急症》2008年第8期)

    7.风湿性关节炎:以八珍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结果:治愈58例(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遇阴雨天或吹电风扇无明显症状,随访1年未复发),好转38例(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遇阴雨天发作,但症状较前轻),无效4例(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减轻),有效率96.0%,疗程最短10日,最长15日,平均12.5日。(《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第4期)

    8.痤疮:以八珍汤加减内服配合生大黄、白及、硫黄研末调敷治疗痤疮患者65例,疗程为90日。以皮损全部消退,除有轻微色素沉着外,无新皮损产生,面部无不适感为临床痊愈标准。结果:痊愈38例,显效18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2%。临床治愈时间最短15日,最长3月。(《新中医》2008年第11期)

    方解

    本方所治之气血两虚为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所致。病位在心、肝、脾。气血两亏,心肝失养,则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脾气虚弱,则面色萎黄,四肢倦怠,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虚无力。治宜益气与补血并施。方中人参、熟地黄益气养血,共为君药。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黄补益阴血,共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使补而不滞;煎加姜枣,调和脾胃,同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即四君子汤与四物汤相合,共收气血双补之功,故以“八珍”名之。

    现代研究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胃炎、习惯性流产、席汉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又用以治疗痹证、脱发等病症。

    方歌

    气血双补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摘录元·《瑞竹堂经验方》,本方制丸,名“八珍丸”“女科八珍丸”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40枚(汤浸7遍),巴豆40粒(去皮心膜),杏仁(去皮尖双仁)40枚,猪牙皂荚(去皮)40挺(4味用好醋浸7日取出,以布绞取汁熬成膏,入众药),礞石(研细,炒)5钱,丁香2钱,木香2钱,沉香2钱,槟榔半两,腻粉1分,硇砂1分,粉霜1......
  • 处方陈皮1钱,白术1钱5分,半夏1钱2分,干姜(炒)8分,神曲(炒)1钱,三棱(醋炒)1钱,莪术(醋炒)1钱,白茯苓(去皮)1钱,山楂(去核)1钱,枳实(炒)1钱,砂仁7分(炒),麦芽(炒)8分。功能主治过食寒冷硬物及生瓜果,致伤太阴,厥阴......
  • 组成半夏一钱(10克)、秫米五钱(15克)。用法上二味,以流水600毫升,煮取360毫升,每次服180毫升,每日2次分服。功效化痰和胃。主治主治痰饮内阻,胃气不和,夜不得卧,舌苔白腻,脉弦滑。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失眠、眩晕等病症。1.失......
  •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方:半夏竹茹汤处方姜半夏12克,姜竹茹12克,旋复花12克,代赭石30克,广木香9克,公丁香6克,沉香曲9克,豆蔻9克,川楝子9克,川朴9克,南沙参9克,北沙参9克,天冬12克,麦冬12克,石斛12克,急性子15克,......
  • 处方半夏适量。制法研末。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法治疗鸡眼30余例,未见复发。用法用量敷于患部。用药前先洗净患处,剪(削)去鸡眼的角化组织,呈一凹面,放入半夏末,外贴胶布。经5~7天,鸡眼坏死脱落,生出新肉芽组织,再过数日即可痊愈。摘录《外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