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百中散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水鉴》:百中散处方

    黄葵花2分,白芷2分,延胡索2分,槟榔10分,郁金4分,蚯蚓1条,黄盐6分,虾蟆少许,白米1勺,牛肉脯2分,蜘蛛(灰)1个。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头发焦黄赤,日渐黑瘦。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煎骨汁送下。虫下除根。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水鉴》《济阳纲目》卷二十二:百中散处方

    罂粟壳(用姜汁浸1宿,炒干)。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久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米饮调下。

    注意

    忌生冷油腻等物。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圣济总录》卷一四一:百中散处方

    萆薢不拘多少。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痔疾。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精羊肉4两,批作4片,糁药却合如(饣夹)子,于炭上炙熟,细嚼,以酒半升送下。候腹痛如人行5-7里,方上厕取下脓血及虫,只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一《百一》卷六引魏不伐方:百中散处方

    罂粟壳(去上下蒂顶鬲,锉成片子,蜜炒令赤色)3斤,厚朴3斤(去粗皮,用生姜汁淹1宿,炙令姜汁尽为度)。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一切痢。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百水散”。

    注意

    忌生冷、油腻、鱼鲊、毒物3日。

    摘录《百一》卷六引魏不伐方
更多中药材
  • 《中国药典》:八珍丸处方党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当归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黄150g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珍丹处方甘草(炒)、天麻(去芦)、朱砂(研飞)、天南星(牛胆制),各五两;牛黄(研)一分,腻粉(研)、雄黄(飞),各一两一分;天浆子(微炒)三百五十个,银箔七十片(为衣)。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圆,如豌豆......
  • 处方人参1钱,白术(蜜炙)1钱,茯苓1钱,熟地黄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香附(制)1钱,砂仁(炒,去壳)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养胎。主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处方上炙耆3两,大生地3两,白术3两,丹参3两,当归1两5钱,陈阿胶1两5钱,茯神1两5钱,云茯苓1两5钱,白芍1两5钱,远志8钱,川芎1两,炙草5钱。制法上药各为末,杜仲10两熬膏,和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月候不调;赤白带下,皮寒骨热,肢体倦......
  • 处方川芎1钱,全当归(醋炒)3钱,赤芍1钱5分,熟地4钱,人参3钱,云茯苓3钱,冬术(土炒)3钱,炙甘草6分,广陈皮1钱,桃仁泥3钱,新绛1钱,苏木1钱5分,五灵脂3钱,上桂心5分,延胡索1钱5分。功能主治产后房劳,月份已多,气血大伤。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