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碧玉丹

    《重楼玉钥》卷上:碧玉丹处方

    胆矾9克 白僵蚕18克(炒,去丝,嘴,拣直者佳)

    制法

    上为细末,加麝香0.3克。

    功能主治

    主喉风急闭。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吹咽喉中。

    摘录《重楼玉钥》卷上《杨氏家藏方》卷二:碧玉丹处方

    白矾(生)1钱,粉霜1钱,朱砂(别研)1钱,天南星(火炮)1钱,蜈蚣2条(炙),白僵蚕7枚(炒去丝嘴),麝香1字(别研),鹞鸱头1枚(烧灰)。

    制法

    上为细末,同猪心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暗风五痫,涎潮仆地,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每服5丸,加至7丸,麦门冬、远志煎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圣惠》卷九十五:碧玉丹别名

    应病丹

    处方

    硫黄4两,水银1两,雄黄1两,消石4两,古字钱150文(烧令通赤,于瓶中淬之,垢净即止)。

    制法

    上细研,令水银星尽,用一固济了瓷瓶子,入钱一重,药一重,遍布令尽,以瓦塞瓶口,以盐泥固之,候干,以文火逼去阴气,常用炭半斤,烧一伏时,后常更用炭3斤,烧半日,放冷取之,其药如碧玉色,研为末,以热夹绢裹,于土炕中培一伏时,出火毒,以粟米饭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疼痛。

    用法用量

    但有疼痛,以温酒下5丸。不过2服效。

    摘录《圣惠》卷九十五《魏氏家藏方》卷十:碧玉丹处方

    阳起石(煅,酒煮亦得)1两,太阴玄精石(煅)1两,黑附子(炮,去皮脐)1两,青黛半两,寒水石(煅)半两,天南星(姜制)半两,白附子(生)半两,半夏(汤泡7次)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再研极细无声为度,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虚冷痰上。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薄荷汤送下;如大人霍乱吐泻,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用井底泥水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疡医大全》卷十一:碧玉丹处方

    黄连1两,杏仁霜1两,秦皮1两,苏薄荷1两,铜青3钱,明矾1钱5分,川椒5分,官粉1钱。

    制法

    上为细末,用乌梅肉5钱,入井水少许浸烂,加白果肉3两同捣如泥,和前药末为丸,龙眼核大。

    功能主治

    一切火眼并痘风,赤烂弦风,拳毛倒睫,泪涩难开。

    用法用量

    每用1丸,入凉水5-6匙浸化,任点洗。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一《观聚方要补》卷十引《医意商》:碧玉丹处方

    天花粉6钱,石膏6钱,南星(姜、矾、牙皂汤煮熟)4钱,胆南星4钱,青黛2钱,冰片6厘。

    制法

    上为细末,白蜜调匀。

    功能主治

    顿嗽无时,连声不已,与食吐出而止。

    用法用量

    每服3-4岁者1钱5分,周岁者1钱许。服后片时仰卧。

    摘录《观聚方要补》卷十引《医意商》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白术1钱,陈皮7分,砂仁5分,茯苓1钱,当归身8分,藿香3分。功能主治养血安胎。主妇人见食不喜食,或恶心而吐,或体倦欲卧,虽体质平常,孕脉不现。用法用量加老姜1片,炒米2钱,水煎服。如恶心而吐痰者,加制半夏5分。摘录《产科心法》卷上......
  • 《杏苑生春》卷四:安胃散处方茯苓 白术 车前子各3克 五味子1.5克 乌梅1枚 粟壳4.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下痢脓血相杂,腹中窘痛,里急后重,日夜无度。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温服。摘录《杏苑生春》卷四《普济方》卷三十六引《指南方》:安胃......
  • 《脾胃论》卷下:安胃汤处方黄连(拣尽,去须)五味子(去子)乌梅(去核)生甘草各1.5克 熟甘草0.9克 升麻梢0.6克功能主治汗出过多,致半身不遂,偏风痿痹。用法用量上药哎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 处方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功能主治安胃,宁痛、散结。主气滞阻络。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袁正刚方......
  • 处方延胡索(醋制)63g 白矾(煅)250g 海螵蛸(去壳)187g性状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的片;气微,味涩、微苦。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蜂蜜125g与适量的水,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制酸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