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补肺阿胶散

    出处

    补肺阿胶散,出自宋·《小儿药证直诀》。本方原名“阿胶散”,又名“补肺散”;汤剂,名“补肺阿胶汤”。

    组成

    阿胶一两半(45克)、牛蒡子(鼠粘子)二钱半(7.5克)、杏仁七个、马兜铃半两(15克)、炙甘草二钱半(7.5克)、糯米一两(30克)。

    用法

    上药共研末,每用3~6克。也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

    养阴补肺,止咳止血。

    主治

    主治阴虚火盛,症见咳嗽气喘,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咽喉干燥疼痛,舌红少苔,脉细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外感后久咳等病症。

    1.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补肺阿胶汤加味配合红霉素静滴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30例,与单用红霉素静滴治疗30例作对照。以体温正常,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胸片示肺部病灶消失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1,对照组76.7%。(《湖南中医杂志》2003年第2期)

    2.外感后久咳:补肺阿胶散加减治疗外感后久咳48例,每日1剂,水煎2次。以2周内咳嗽、咳痰症状消失为治愈标准。结果:治愈3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方解

    此方原为小儿肺虚有热之证而设。方中重用阿胶滋阴润肺,养血止血;马兜铃清肺化痰,降气平喘;牛蒡子疏风散热,利咽止痛,二药降中寓升,解毒散邪;杏仁降泄肺气,止咳平喘;糯米、甘草补脾益肺;甘草调和诸药。本方虚实并治,补泻兼施,以补为主,重在补肺阴而兼益肺气。且诸药平和,又炒后入药,故无苦寒伤中及滋腻碍脾之性。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百日咳,又有用于治疗咽喉炎、喉源性咳嗽、内痔出血等病症。现代实验研究表明,补肺阿胶散方中马兜铃因含有马兜铃酸,具有一定的肾毒性,目前临床已弃用。

    方歌

    补肺阿胶马兜铃,鼠粘甘草杏糯停,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咳哽宁

    摘录宋·《小儿药证直诀》
更多中药材
  • 《妇人大全良》卷十二:保生汤处方人参7.5克 甘草7,5克 白术 香附子 乌药 橘红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妊娠恶阻,恶闻食气,或但嗜一物,或大吐,或时吐清水,脉滑大而六部俱匀者。如觉恶心呕吐,加丁香,并加重生姜用量。用法用量每服1......
  • 《摄生众妙方》卷十:保生锭处方牛黄3钱,天竺黄1两,辰砂1两,雄黄3钱,麝香5分,片脑5分,琥珀1两,珍珠5钱,赭石3钱(火煅7次),蛇含石3钱(火煅7次),金箔4帖,银箔4帖,天麻3钱,防风3钱,甘草3钱,茯神(去皮)3钱,人参3钱,僵蚕......
  • 《痘疹金镜录》卷上:保生锭子处方胆星1两,白附子1两,辰砂(水飞)1两,麝香2钱,天麻5钱,防风5钱,全蝎5钱,羌活5钱,蛇含石(煅7次,水飞)4两。制法上为末,大米糊作锭子,金箔为衣。功能主治急惊风,痰涎壅盛或抽搦。用法用量每用半锭,薄荷......
  • 处方人参1钱,白术2钱,黄耆2钱,当归2钱,麦冬2钱,陈皮5分,荆芥1钱。功能主治大补脾胃之气,佐以补血。主痘疮7-8日,脾胃气弱,肝血不生,疮平浆薄,饮食少减。用法用量如痒,加白芷3分,蝉蜕2分;如痘色白而薄,倍加参、耆,1剂而白者不白,......
  • 处方白蒺藜5分,黄柏5分,元参5分,青葙子5分,黄芩5分,赤芍5分,防风5分,知母5分,犀角5分,木贼1钱,蝉蜕1钱,石决明1钱,草决明1钱,归尾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明目退翳,清热养血。主二目昏花,视物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