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沉香降气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沉香降气汤处方

    香附(炒.去毛)四百两,沉香十八两半,缩砂仁四十八两,甘草一百二十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阴阳壅滞,气不升降,胸膈痞塞,心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

    又治胃痹留饮,噫醋闻酸,胁下支结,常觉妨闷,及中寒咳逆,脾湿洞泄,两胁虚鸣,脐下撮痛,皆能治之。

    患脚气人;毒气上升,心腹坚满,肢体浮肿者,尤宜服之。

    常服开胃消痰,散壅思食。

    凌旦雾露,空心服食,去邪恶气,使无瘴疫。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沉香降气汤别名

    沉香降气散(《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处方

    香附(炒,去毛)12.5千克 沉香575克 缩砂仁1.5千克 甘草(炙)3.75千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降气宽中。主气机郁滞,胸膈痞塞,心腹胀满,喘促短气,干哕烦满,咳嗽痰涎,口中无味,嗜卧减食;胃有留饮,噫醋吞酸,胁下支结,常觉妨闷;中寒呃逆,脾湿洞泄,两胁虚鸣,脐下撮痛;脚气病患者,毒气上升,心腹坚满,肢体浮肿者。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人盐少许,沸汤点服。早晨空腹时服,去邪恶气,使无瘴疫。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沉香降气汤别名

    沉香降气散

    处方

    香附子(炒,去毛)400两,沉香18两半,缩砂仁48两,甘草120两(爁)。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开胃消痰,散壅思食,通顺气血。主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胸脘痞闷,心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妇女月经不调,少腹胀痛。

    用法用量

    沉香降气散(《准绳·类方》卷二引《说约》)。本方改为丸剂,名“沉香降气丸”(见《丸散膏丹集成》)。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气逆于中,肝气不降,此眩晕之发于气逆焉,郁怒人多此。沉香降气以疏逆,香附调气以解郁、砂仁理气醒脾胃,甘草缓中和脾胃也,为散沸汤下,使逆气降而肝气平,则脾胃调而运化如常,何气逆眩晕之不已哉。

    摘录《局方》卷三(绍兴续添方)《女科百问》卷上:沉香降气汤处方

    乌药、沉香、香附、甘草、砂仁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顺气道,通血脉。主腹中瘕癖,上下无定,游走攻刺;及忧思传脾之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盐汤调下。

    摘录《女科百问》卷上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人参、玉竹、百合。功能主治痰嗽喘急虚劳之人,不宜用麦冬、五味子者。用法用量猪肺清汤煎服。咳嗽者,加枇杷叶、款冬花;食少泄泻者,加苡仁、扁豆;虚汗者,加桑叶、浮麦;见血者,加丹参、紫菀;便血者,加地榆、扁豆、白芍。各家论述宏格曰;肺为娇脏......
  • 处方辰砂1两(细研如尘),椒(拣大粒色红者,去枝梗并合口者,不用目)1两半。制法上以生绢袋盛,用无灰醇浓酒浸椒袋,令酒在袋上2-3分,1宿取出,空少时,入朱砂钵内滚之为丸,余者清浸椒酒少许滚之,令朱砂尽为度,晒干。功能主治暖水脏,降气明目,......
  • 处方南沙参3钱,麦冬(去心)3钱,五味子9粒,桔梗1钱,苏梗1钱5分,黄芩1钱5分,知母1钱,贝母1钱,橘红8分,桑叶2钱,神曲2钱。功能主治夏月阴虚阳胜,感热邪而致头痛发热,项强口渴,不恶寒,反恶热,脉虚者。用法用量上加竹叶20片,生姜1......
  •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保阴煎处方生地 熟地 芍药各6克 山药 川续断 黄芩 黄柏各4.5克 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主妇带浊遗淋,色赤带血,脉滑多热,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经期太早,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时......
  •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保阴煎处方生地 熟地 芍药各6克 山药 川续断 黄芩 黄柏各4.5克 生甘草3克功能主治主妇带浊遗淋,色赤带血,脉滑多热,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经期太早,一切阴虚内热动血。用法用量水400毫升,煎至280毫升,空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