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肠粘连缓解汤

    《新急腹症学》:肠粘连缓解汤处方

    川朴3-5钱,木香3钱,乌药3钱,炒莱菔子3-5钱,桃仁3钱,赤芍3钱,芒消2钱(冲服),番泻叶3钱(泡服)。

    功能主治

    轻型(气滞血瘀)粘连性或部分性肠梗阻;胃肠道术后调整胃肠功能。

    用法用量

    上加水500ml,煎成200ml,每日1-2剂,分2-4次服。服药后有轻泻为宜。

    方中芒消、番泻叶,无便结者可酌减。

    摘录《新急腹症学》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编):肠粘连缓解汤组成

    川朴15克、木香15克、莱菔子(炒)15克、当归15克、肉苁蓉15克、乌药10克、桃仁10克、赤芍10克、芒硝(冲服)10克、番泻叶(泡服)10克、党参10克、黄精10克。

    用法

    每日1剂,每剂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3次服。10日为1个疗程。或经胃管注入,芒硝不入水煎,先将其他诸药煎好后,去渣取汁,再将芒硝(分2次)加入药汁熔化后服用。

    功效

    行气活血、通里攻下。

    主治

    主治气滞血瘀便秘,症见腹痛,腹胀,呕吐,或虽有排气排便,但症状并不减轻,舌质暗红苔黄,脉沉弦。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术后粘连性不全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2例,随机分对照组26例,予单纯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26例,加用肠粘连缓解汤,用药14日。记录治疗开始2周内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及全身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8.5%。(《现代诊断与治疗》2011年第6期)

    方解

    本方治疗术后气血不足所致“肠结”,因邪热与大肠糟粕互结而致。术后气虚肠道气机痞结,通降功能失调,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而引起梗阻,以痞、满、燥、虚为主证,属有形之热结,气机升降受阻,气滞于内,郁结不痛,不痛则痛。

    方用川朴、木香、莱菔子行气导滞;党参、黄精益气健脾、调理升降;桃仁、赤芍活血化瘀,合以芒硝、番泻叶、肉苁蓉通腹泻实,逐瘀导滞。临床以手术后腹痛、腹胀、呕吐为辨证要点。

    方歌

    (一)治肠粘连缓解汤,川朴木香番泻叶,桃仁赤芍乌药配,芒硝再配子莱菔。

    (二)肠子粘连缓解汤,朴硝莱菔子乌木香,桃仁赤芍番泻叶,部分肠梗阻急煎尝。

    摘录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市南开医院编)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真香油1斤4两,甘草1两,谷精草5钱,紫梢花2钱,蛇床子(酒浸干)2钱,人参4钱,天门冬(去心)4钱,麦门冬(去心)4钱,生地黄(酒洗)4钱,熟地黄(酒洗)4钱,远志(甘草水煮,去心)4钱,菟丝草4钱,牛膝(酒洗)4钱,鹿茸(酥炙去毛)......
  • 处方鹿茸(去毛)1两2钱,鹿肾2具,海马8具,虎骨(炙)1两,狗肾6具,熟地8钱,肉桂(去粗皮)1两,山药1两2钱,当归1两6钱,杜仲炭1两2钱,白术(炒)1两2钱,牛膝1两2钱,枸杞1两2钱,五味子(炙)1两2钱,茯苓1两2钱,党参(去芦......
  • 《摄生众妙方》卷二:保真膏处方天门冬1两,麦门冬1两,远志1两,谷精草1两,生地黄1两,熟地黄1两,附子1两,小茴香1两,大茴香1两,羌活1两,木鳖子1两,独活1两。功能主治存精通气,固本坚硬,壮筋骨,有百战之功,最不泄精。主男女下元虚冷,......
  • 《解围元薮》卷四:保真饮处方精羊肉4两,蝉壳4两,麻黄(春秋用)1两5钱(夏用1两,冬用2两)。功能主治疠疮。用法用量先把羊肉煮烂,取汁6-7碗,入蝉壳、麻黄,再煮存4碗,旋服完,吃羊肉。取汗昏沉,1日醒后,3日皆退尽。筋骨痛者,加上好点红......
  • 《一盘珠》卷二:保神丸处方胡椒2钱半,木香2钱半,全蝎7只,巴豆霜2分半。制法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朱砂为衣。功能主治胁下胀痛,大便不通。摘录《一盘珠》卷二《御药院方》卷六:保神丸处方白茯苓2两,黄连2两,菖蒲1两,远志1两,朱砂半两(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