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赤石脂禹余粮汤

    《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处方

    赤石脂30克(碎)禹余粮30克(碎)

    功能主治

    收敛固脱,涩肠止泻。主久泻、久痢,肠滑不能收摄者。

    用法用量

    上二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注意

    急性肠炎及痢疾初起不宜使用。

    摘录《伤寒论》《妇科切要》卷二。为《圣惠》卷七十三“禹余粮散”之异名:赤石脂禹余粮汤摘录《妇科切要》卷二。为《圣惠》卷七十三“禹余粮散”之异名汉·《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组成

    碎赤石脂一斤(30克)、碎禹余粮一斤(30克)。

    用法

    汤剂,久煎,每日2次。

    功效

    收敛固脱,涩肠止泻。

    主治

    主治久泻、久痢,肠滑不能收摄者,舌质淡苔白,脉迟弱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腹泻、功能性子宫出血、滑精自汗等病症。

    1.顽固性腹泻:以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艾滋病合并顽固性腹泻患者56例。结果:临床治愈20例,好转30例,未愈6例,总有效率89.29%。(《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第7期)

    2.功能性子宫出血(个案):以赤石脂禹余粮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病程4个月,冲任失司,山离其经,时时出血,以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合赤石脂禹余粮汤为主方,重用赤石脂和禹余粮以收敛固涩止血,乌贼骨、茜草补血止血,配以凉血止血的地榆、贯众,辅以收涩止血的乌梅炭、仙鹤草、龟板,而补骨脂既用其收涩之性又取其温补肾阳达到于寒凉药中的反佐之功,出血很快得到了控制。(《中医药通报》2012年第4期)

    方解

    本方用于脾肾阳衰,寒湿中阻,络脉不固,统摄无权,以致大肠滑脱不禁的泻痢。方以赤石脂、禹余粮涩肠固脱。本方以久泻伴面色萎黄、舌淡、脉虚无力为辨证要点。若气虚加党参、黄芪、白术;便血夹杂黏液白冻,加阿胶、干姜、黄芩;虚寒性月经过多和便血,加补骨脂、炒乌梅;肾阳虚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加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本方亦可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阴道炎、宫颈炎、崩中、漏下、白带、脱肛之久不愈者等病症。

    方歌

    赤石余粮各一斤,下焦下利此汤欣。理中不应宜斯法,炉底填来得所闻。

    摘录汉·《伤寒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当归(酒洗)1两5钱,真川芎1两3钱,川羌活5钱,真蕲艾7钱,荆芥穗8分,黄耆8钱,白芍药1两3钱(炒,如冬月只用1两),川贝母1两,紫厚朴7钱(姜汁拌炒),枳壳6钱(麸炒),菟丝子1两4钱(水洗净),益母草1两5钱(忌见铁),甘草5钱......
  • 处方当归1两,川芎5钱,车前子(焙黄,研末)3钱。功能主治保全孕妇易产。主用法用量前2味水煎,入车前子末调和,随时服下。冬月,加肉桂。摘录《仙拈集》卷三......
  • 处方黄芩、人参、白茯苓、滑石、枳壳、甘草、大腹皮、陈皮、香附、白芍、黄杨头7个。功能主治妊娠九个月,预服易产。主用法用量春月,加川芎;体气实,加香附、陈皮、紫苏;形气虚,加人参1钱、白术;夏月,加当归、川芎、黄芩、陈皮、香附各1钱,益元散1......
  • 处方陈墨1锭(须觅顶上选烟历百十年胶性全脱者,候天雨时用新净瓷器当空接取,是为无根水,洗净砚,男子手磨成浓汁,倾入净细大瓷盘中,晒燥刮下,研细待用。每料约用净墨粉4钱。墨汁易坏,用水勿太多,遇久雨及夏令更宜斟酌,霉雨、异雨无用),百草霜2钱......
  • 处方朱砂1钱,明雄1钱,全蝎1钱,薄荷1钱,明天麻1钱,天竺黄1钱,黄连1钱,大黄1钱,栀子1钱,半夏1钱,胆南星1钱。制法上为细末,水泛为丸,朱砂为衣,如小米大。功能主治小儿胃肠积热,惊风抽搐,夜睡不安,大便闭结。用法用量小儿1日服12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