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胆道蛔虫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引遵义医学院方:胆道蛔虫汤处方

    木香15克 槟榔30克 大黄9克 使君子 苦楝皮各15克 厚朴9克 延胡索15克

    功能主治

    驱蛔止痛。主胆道蛔虫症。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引遵义医学院方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胆道蛔虫汤组成

    木香15克、槟榔30克、大黄9克、使君子15克、苦楝皮15克、厚朴9克、延胡索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攻下驱蛔,理气止痛。

    主治

    主治胆道蛔虫症,脘腹阵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病等病症。

    胆道蛔虫病:在对症止痛、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联合本方治疗56例,按汤剂一般制法制成300毫升,早、晚空腹分服。疗效评定以胆道蛔虫排出胆道或体外,血常规检查正常,粪便检查无蛔虫卵为痊愈。结果: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如平常,B超检查提示胆道正常,血、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治愈率100%,治疗时间3~12日,治疗过程患者症状一般在用药后18~84小时缓解或消失。(《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第6期)

    方解

    方中槟榔、苦楝皮、使君子驱杀蛔虫,厚朴、木香、延胡索行气止痛,大黄攻下排虫,诸药合用,共奏驱蛔止痛之功。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对乙酰胆碱、组按和钾离子引起的离体豚鼠胆囊和兔胆道括约肌的收缩反应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体外买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粪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方歌

    胆道蛔虫汤攻下,木香槟榔朴大黄,苦楝延胡使君子,驱蛔理气止阵痛。

    摘录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更多中药材
  • 《御药院方》卷五:安眠散处方款冬花 乌梅肉 佛耳草 麦门冬(去心)各7.5克 陈皮(去白)15克 甘草(炙)10.5克 御米壳22.5克(酥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上喘咳嗽,久而不愈。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黄蜡如枣核大,伺煎......
  • 处方夜交藤15g,合欢花9g,炒枣仁12g,龙齿9g,茯神9g,麦冬9g,石斛12g,珍珠母30g(先煎),白芍9g,夏枯草9g,朱砂1g(冲),琥珀1.5g(冲)。功能主治镇静,安神。主失眠,梦多,头昏,头胀,舌质红,脉细数。摘录《临证医......
  • 处方白芍5钱,生地5钱,当归5钱,甘草1钱,熟地1两,山茱萸2钱,枸杞2钱,甘菊花3钱。功能主治补肝血,益肾水。主肝气太燥,忧愁之后,终日困倦,至夜而双目不闭,欲求一闭目而不得。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处方辰砂(研,水飞)1钱,乳香1钱,血竭1钱(并细研),麝香半钱(研),人参5钱,酸枣仁(炒)5钱,南星(炒)5钱,白附5钱,蜈蚣1条(酥炙,黄酒浸1宿),全蝎21枚。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慢惊风潮搐,不得安睡。用法用量1岁1字,薄荷汁......
  • 《外台秘要》卷二十五引陈癛丘:安石榴汤处方干姜6克(或用生姜12克)黄柏3克(细切)石榴1枚(小者2枚)阿胶6克(另研,渍之)制法上四味,切。功能主治下痢白滞,久治不愈,困笃欲死。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煮取220毫升,去滓,入阿胶烊化,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