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胆道蛔虫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引遵义医学院方:胆道蛔虫汤处方

    木香15克 槟榔30克 大黄9克 使君子 苦楝皮各15克 厚朴9克 延胡索15克

    功能主治

    驱蛔止痛。主胆道蛔虫症。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引遵义医学院方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胆道蛔虫汤组成

    木香15克、槟榔30克、大黄9克、使君子15克、苦楝皮15克、厚朴9克、延胡索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攻下驱蛔,理气止痛。

    主治

    主治胆道蛔虫症,脘腹阵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病等病症。

    胆道蛔虫病:在对症止痛、抗感染治疗基础上,联合本方治疗56例,按汤剂一般制法制成300毫升,早、晚空腹分服。疗效评定以胆道蛔虫排出胆道或体外,血常规检查正常,粪便检查无蛔虫卵为痊愈。结果: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如平常,B超检查提示胆道正常,血、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治愈率100%,治疗时间3~12日,治疗过程患者症状一般在用药后18~84小时缓解或消失。(《时珍国医国药》2001年第6期)

    方解

    方中槟榔、苦楝皮、使君子驱杀蛔虫,厚朴、木香、延胡索行气止痛,大黄攻下排虫,诸药合用,共奏驱蛔止痛之功。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对乙酰胆碱、组按和钾离子引起的离体豚鼠胆囊和兔胆道括约肌的收缩反应均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体外买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粪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方歌

    胆道蛔虫汤攻下,木香槟榔朴大黄,苦楝延胡使君子,驱蛔理气止阵痛。

    摘录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白蒺藜5分,黄柏5分,元参5分,青葙子5分,黄芩5分,赤芍5分,防风5分,知母5分,犀角5分,木贼1钱,蝉蜕1钱,石决明1钱,草决明1钱,归尾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明目退翳,清热养血。主二目昏花,视物不清,......
  • 年氏《集验良方》卷二:保真丸处方补骨脂1两(酒炒,研细末),人参1两3钱,茯苓1两,土炒白术1两5钱,炙甘草3钱(上4味以河水6碗,煎浓汁,去滓,和骨脂晒干听用),杜仲1斤(用盐水炒断丝,为细末),川芎8钱,当归1两5钱,酒妙白芍1两,熟地......
  • 处方潞党参2两,车前子1两5钱,怀牛膝(酒浸)2两,天门冬2两,石菖蒲1两,炒远志1两,当归(酒洗)2两,五味子1两,山萸肉2两,怀山药2两,覆盆子1两5钱,杜仲(姜汁炒)2两,巴戟肉2两,赤石脂(另研)1两,地骨皮1两5钱,广木香2两,大......
  • 处方鹿角胶3两,鳔胶(各炒成珠)3两,熟地3两,山药2两,茯苓2两,山萸2两,五味2两,杜仲2两,远志2两,益智仁2两,川楝子2两,巴戟2两,故纸2两,胡芦巴2两,沉香(另为末)5钱。制法上为末,和匀,用苁蓉净肉2两,好酒煮,烂捣如糊,炼蜜......
  • 处方天麻(锉)4两,牛膝(去苗,锉)4两,天仙子1升(净肉,炒黄)。制法上以绢袋盛,浸酒中7日7夜,取药炒干为末,用浸药酒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阴。主阴气太盛,五脏昏浊,食毕困乏,虽未中年,衰老先至。用法用量每日20丸,空心酒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