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二白散

    《外科大成》卷三:二白散处方

    铅粉30克(水调摊碗内,艾熏五至七次,以粉黄色为度)轻粉30克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主黄水、头炼、眉炼,耳蚀、羊胡子、燕窠、脓窠等疮。

    用法用量

    用麻油炸槐枝稍枯,去滓取油,调敷患处。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外科大成》卷四:二白散处方

    南星 贝母各等分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散结消肿。主痰核。

    用法用量

    用鸡子清和米醋调敷。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杨氏家藏方》卷十三:二白散处方

    寒水石(火烧赤,放冷,研)、白滑石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痔漏,脓汁逗留,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

    用新绵揾药扑疮口,频用。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二白散处方

    白石脂1两,白蔹1两,苦杏仁1两。

    功能主治

    祛湿,散风,化瘀。主痤疮(肺风粉刺),酒渣鼻。

    用法用量

    用鸡蛋清调药,外涂。

    注意

    慎勿入目。

    摘录《赵炳南临床经验集》《辨证录》卷八:二白散处方

    山药、芡实各等分(约各4斤),万年青4大片。

    制法

    各炒,磨为细末。

    功能主治

    脾痨,胸前饱闷,食不消化,吐痰不已,时时溏泻,肚痛腹胀,空则雷鸣,唇口焦干,毛发干耸,面色黄黑,微微短气,怯难接续,便如黑汁,痰似绿脓。

    临床应用

    脾痨:一妇人得此症,脉又细数,余劝其单服二白散,遇饥即用,无论数次。头一日即服五大碗。约五月,每日如此,脾气渐服渐愈,竟得不死。问其前后所服几何,约百斤也。

    用法用量

    入白糖1斤,滚水调服。

    各家论述

    山药、芡实二味既能健脾,尤能补肾,脾肾兼治,所以奏功。况万年青杀虫于无形,入之于二味之中,虫亦不知其何以消灭于无迹也,此方不特单治脾痨,但不可责其近功耳。若加入人参二两以助胃气,则胃气更健,脾气尤易援耳。

    摘录《辨证录》卷八《圣济总录》卷一二四:二白散处方

    白芷1分,白蔹1份。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诸鲠。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当归3两,生地3两,枣仁3两,黄连3两,玄参3两,白术3两,人参1两2钱,甘草1两2钱,胆南星1两2钱。制法上为末,荷叶汤为丸。功能主治癫证。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白滚汤送下。摘录《玉案》卷四......
  • 处方茯神、枣仁、当归、远志、桔梗、芍药、地黄、陈皮、甘草、龙眼肉。功能主治疫邪已退,脉证俱平,但元气未复,或因梳洗沐浴,或因多言妄动,遂致劳复发热,前证复起,惟脉不沉实。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温疫论》卷下......
  • 处方茯神、远志、陈皮、半夏、杏仁、石菖蒲、麦冬、桔梗、甘草。功能主治安神化痰。主中恶,牙关紧急,昏不知人,头面青黑,肌肤粟起。用法用量有食,加枳壳、厚朴。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 处方莲子肉2两,当归1两,金樱1两,芡实8钱,茯神8钱,龙骨8钱,锁阳8钱,牡蛎8钱,肉桂4钱,川连3钱,远志6分,枣仁6分,莲须6分,生地5钱,黄柏5钱,知母5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功能主治滋补强心,固精安神。主夜梦遗......
  • 处方黄耆(蜜炙)1钱5分,人参1钱5分,当归(酒洗)1钱5分,柴胡1钱,升麻5分,黄连(酒炒)1钱,黄芩(酒炒)1钱,黄柏(酒炒)3钱,知母1钱,防风1钱,蔓荆子7分,麦门冬1钱,茯神1钱,酸枣(炒)1钱5分,川芎1钱,甘草5分,甘枸杞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