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分清饮

    《直指》卷十:分清饮别名

    分清散、萆薢分清饮

    处方

    益智仁1两(醋浸),川萆薢1两,石菖蒲(去毛)1两,天台乌药1两,白茯苓1两,甘草4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思虑过度,清浊相干,小便白浊,白带。

    用法用量

    分清散(《普济方》卷三二一)、萆薢分清饮(《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摘录《直指》卷十《中医妇科治疗学》:分清饮处方

    茯苓2钱,泽泻2钱,木通2钱,猪苓2钱,栀子2钱,枳壳1钱,茵陈3钱。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主转服热盛。妊娠数月,小便短黄,继则不通,小腹胀痛,面色微黄,心烦不安,舌质微红,苔腻而黄,脉滑数。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胎产新书》卷四:分清饮处方

    川萆薢2钱,益智仁(去壳,盐水炒)2钱,乌药2钱,茯苓2钱,石菖蒲(去毛,炒)1钱,枳壳1钱,生甘草1钱。

    功能主治

    下元虚损,精不能摄,小便白浊,时常流出清冷稠粘;或于小便后,来亦不多。

    用法用量

    水煎,乘热入盐少许服。

    摘录《胎产新书》卷四《医级》卷七:分清饮处方

    茯苓、泽泻、米仁、猪苓、厚朴、枳壳、木通、栀子、车前。

    功能主治

    小便癃闭及湿滞肿胀,不能受补。

    摘录《医级》卷七《女科切要》卷二:分清饮处方

    芡实、茯苓、黄蜡。

    制法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便浊。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淡盐汤送下。

    摘录《女科切要》卷二《玉案》卷五:分清饮处方

    陈皮1钱5分,半夏1钱5分,白茯苓2钱,萆薢2钱,木通2钱,山栀仁1钱,泽泻1钱。

    功能主治

    内有湿痰湿火,小便赤白混浊。

    用法用量

    加灯心30茎,水煎,空心服。

    摘录《玉案》卷五《简明医彀》卷四:分清饮处方

    益智8分,川萆薢(赤者)8分,石菖蒲8分,车前子8分,赤茯苓8分,猪苓8分,泽泻8分,白术8分,枳壳8分,陈皮8分,升麻3分,甘草梢3分。

    功能主治

    赤白浊。

    用法用量

    加灯心,水半煎,酒半煎,空心服。

    首帖,加麻黄8分,减升麻;如热甚作痛,加炒黄柏2钱,煎成调青黛7分、滑石末2钱,去枳、陈、智;不通,加木通、淡竹叶、扁蓄、石韦等;变虚寒,加炮姜、肉桂3分;日久服凉药过多,真元耗损,肾虚有寒,频数无度,光彩如膏,益智、萆薢、菖蒲、乌药、茯苓等分水煎,入盐1分,空心服。

    摘录《简明医彀》卷四《保婴撮要》卷八:分清饮处方

    益智仁3分,川萆薢3分,石菖蒲(盐炒)3分,乌药3分,茯苓3分,白芍药3分。

    功能主治

    小便余沥,并赤白浊。

    用法用量

    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保婴撮要》卷八
更多中药材
  • 《中国药典》:八珍丸处方党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当归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黄150g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珍丹处方甘草(炒)、天麻(去芦)、朱砂(研飞)、天南星(牛胆制),各五两;牛黄(研)一分,腻粉(研)、雄黄(飞),各一两一分;天浆子(微炒)三百五十个,银箔七十片(为衣)。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圆,如豌豆......
  • 处方人参1钱,白术(蜜炙)1钱,茯苓1钱,熟地黄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香附(制)1钱,砂仁(炒,去壳)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养胎。主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处方上炙耆3两,大生地3两,白术3两,丹参3两,当归1两5钱,陈阿胶1两5钱,茯神1两5钱,云茯苓1两5钱,白芍1两5钱,远志8钱,川芎1两,炙草5钱。制法上药各为末,杜仲10两熬膏,和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月候不调;赤白带下,皮寒骨热,肢体倦......
  • 处方川芎1钱,全当归(醋炒)3钱,赤芍1钱5分,熟地4钱,人参3钱,云茯苓3钱,冬术(土炒)3钱,炙甘草6分,广陈皮1钱,桃仁泥3钱,新绛1钱,苏木1钱5分,五灵脂3钱,上桂心5分,延胡索1钱5分。功能主治产后房劳,月份已多,气血大伤。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