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甘露消毒丹

    《医效秘传》卷一:甘露消毒丹别名

    普济解毒丹(《温热经纬》卷五)、甘露消毒丸(《中药制剂手册》)。

    处方

    飞滑石450克 淡芩300克 茵陈330克 藿香120克 连翘120克 石菖蒲180克 白蔻120克 薄荷120克 木通150克 射干120克 川贝母150克

    制法

    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化浊解毒。治瘟疫、暑温、湿温,邪在气分。发热目黄,胸闷腹胀,肢酸咽肿,丹疹,颐肿口渴,泄泻,舌苔薄白或厚腻,或舌心干焦。亦治疟痢、淋浊、疮疡,现用于急性胃肠炎、肠伤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钩端螺旋体病等属湿热并重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开水调服,一日二次。或以神曲糊为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

    备注

    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配木通,以清热利湿;黄芩、连翘合贝母、射干以清热解毒,利咽散结;石菖蒲、白豆蔻、藿香、薄荷芳香化湿浊,宜畅气机。共成清热利湿,化浊解毒之功。

    摘录《医效秘传》卷一清·《续名医类案》:甘露消毒丹出处

    甘露消毒丹,出自清·《续名医类案》。此为夏令暑湿季节常用方剂,应用比较广泛,又名“普济解毒丹”(《温热经纬》)。

    组成

    飞滑石十五两(450克)、淡黄芩十两(300克)、绵茵陈十一两(330克)、石菖蒲六两(180克)、川贝母五两(150克)、木通五两(150克)、藿香四两(120克)、连翘四两(120克)、白豆蔻四两(120克)、薄荷四两(120克)、射干四两(120克)。

    用法

    上药生晒研末,每服三钱(9克),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临床应用可改为汤剂,水煎服,每日2次,各药剂量按比例酌减至汤剂常用量。

    功效

    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主治

    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症见发热困倦,胸闷腹胀,肢酸,咽肿,颐肿口渴,身黄,小便短赤,淋浊,吐泻,舌苔淡白或腻或干黄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湿疹等病症。

    1.慢性乙型肝炎:予西医常规治疗加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2例,与单纯西药治疗30例作对照。2周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以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复常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6%和100%;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6.7%和9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年第7期)

    2.高胆红素血症:予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高胆红素血症40例,与茴三硫片治疗作对照40例。60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以临床症状消失,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降至正常范围内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学报》2011年第4期)

    3.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予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0例,与阿莫西林颗粒治疗50例作对照。疗程5日。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问均不宜进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以咽部症状消失,扁桃体不充血,无脓点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河南中医》2013年第3期)

    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予甘露消毒丹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8例,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毫升,分2次于饭后温服。以临床症状消失,各项化验指标均恢复正常为痊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97.4%,服药时间最短7日,最长35日,平均22日。(《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7期)

    5慢性湿疹:以甘露消毒丹加减治疗慢性湿疹47例,局部渗出予0.1%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红斑处予炉甘石洗剂外搽,对照组42例予内服地氯雷他定片,局部治疗同治疗组。疗程均为1个月。以EASI、SCORAD评分法测定积分下降指数>90%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3.8%,对照组为26.2%,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第6期)

    方解

    本方主治湿温、疫毒邪留气分,湿热并重之证。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黄芩,滑石清热利湿而解暑;茵陈清热利湿而退黄;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石菖蒲、藿香辟秽和中,宣湿浊之壅滞;白豆蔻芳香悦脾,令气畅而湿行;木通清利湿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去。热毒上壅,咽颐肿痛,故佐以连翘、射干、贝母、薄荷,解毒利咽,散结消肿。诸药相合,重在清热利湿,兼事芳化行气,解毒利咽,清上、化中、渗下三法俱备,主次分明。使湿邪得去,毒热得清,气机调畅,诸症自除。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酒精性肝病、咽炎、口腔溃疡、痤疮、支气管肺炎、手足口病、带状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感、非典型肺炎、流行性出血热、梅核气等证属湿温内伏的病症。实验研究表明,甘露消毒丹具有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调节血脂、调整胃肠功能、保肝利胆、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方歌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

    摘录清·《续名医类案》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升麻、干葛、紫苏、川芎、羌活、地骨皮、甘草、防风、荆芥、前胡、薄荷、牛蒡子、桔梗、枳壳、蝉退、山楂。功能主治痘疮初热壮甚,或风寒壅盛,致红紫斑影不起,或痘疮暴出之时,热毒之气发越,疹点隐于皮肤之中。用法用量水煎服。夏,加香薷;冬,加麻黄......
  • 处方党参3两,牡蛎2两,炙黄耆3两,巴戟天4两,当归3两,龙骨2两,甘草1两,杜仲2两,补骨脂2两,续断3两,菟丝子4两,川芎2两,益智仁2两,枸杞子4两,酸枣仁3两,淮牛膝2两,杭白芍2两,远志4两,白术3两,广陈皮1两,云茯苓3两。制法......
  • 处方白槟榔、车前子、大麻子(略炒)1两(砖微磨去壳,另研),郁李仁(汤泡去皮)2两,菟丝子(酒浸2宿,蒸,捣,晒,去皮,再酒蒸)2两,牛膝(酒浸2宿)2两,山茱萸(酒洗取肉)2两,山药2两,大黄(酒拌,蒸黑色)5两,枳壳1两,独活1两。制法......
  • 处方轻粉1钱,黄柏5钱,乳香1钱,水粉3分,孩儿茶3钱,百草霜1钱,冰片3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杨梅疳疮。用法用量猪胆汁调搽。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引巫彭真君传方......
  • 处方荆芥5钱,黄蜡5钱,鱼鳔(炒黄色)5钱,陈绍酒1碗(一方加艾叶3片)。功能主治刑曹案牍,被殴后受破伤风。用法用量隔汤煮1炷香,乘热饮之,汗出立愈。在保辜限内,连饮此方。注意百日内局食鸡肉。摘录《卫生鸿宝》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