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高良姜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草豆蔻(去皮)、陈皮(去白)、当归(微炒)、肉桂(去粗皮),各一分;人参(去芦)半两。

    炮制

    上件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小儿冷伤,脾胃不和,腹胀气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三岁儿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45克(锉)厚朴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0克 当归30克(锉碎,微炒)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温里散寒,下气行滞。治卒心痛,腹胁气胀,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乌药1两,京三棱(并锉)1两,吴茱萸(水浸1宿,晒干)2两(与上3味相和炒,待茱萸焦即住火,净,拣去茱萸不用,将3味与后药同捣),丹参(锉,微炒)半两,沉香(锉)半两,莎草根(炒去毛)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令黄,研)半两,槟榔(微煨)半两,麝香1分(别研入)。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厥心痛。面色青黑,眼目直视,心腹连季胁引痛满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煎茯苓汤调下;或炒桃仁酒调下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锉),木瓜1两(干者),香薷1两,梨枝叶1两半,人参3分(去芦头)。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霍乱。冷热不调,吐利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温温频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圣惠》卷四十三:高良姜散别名

    高良姜汤

    处方

    高良姜半两(锉),人参3分(去芦头),草豆蔻1两(去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1两(煨,用皮),丁香半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桂心3分,甘草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脾虚腹胀,肠鸣切痛,食少无力。

    用法用量

    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圣惠》卷四十三: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白豆蔻1两,桂心1两,芎藭半两,丁香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冷气不和,心腹疼痛,或时呕逆,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1两(汤侵,去白瓤,焙),木瓜2两(干者),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3分,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转筋、吐利,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半两(锉),桂心1两,木瓜2两(干者)。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吐利过多,遍身筋转,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圣惠》卷五十一: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麦3分(锉),诃黎勒皮1两,白术3分,赤茯苓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细辛半两,桂心3分,桔梗半两(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胃气虚冷,胸膈冷气,痰饮,口中清水自出,胁急胀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3分(锉),桂心3分,木瓜2两(干者),肉豆蔻1两(去壳),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吐利转筋,疼痛,欲入腹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为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圣惠》卷五十一: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3分(锉),肉桂3两(去皱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白术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木香3分,赤茯苓1两,诃黎勒皮2分,大腹皮3分(锉),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半两(去皮),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破冷气,化宿食。主痰饮。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圣惠》卷三十九: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草豆蔻3分(去皮),白术半两,沉香3分,干紫苏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饮酒后脾虚,心腹胀满,不能消化,头疼心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九《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3两。

    制法

    上酒浸,纸裹,入慢火内煨令熟,为散。

    功能主治

    胃气极冷,卒病心痛,吐逆寒痰,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圣济总录》卷五十五: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芍药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暴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圣济总录》卷四十六: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半,陈橘皮(去白,焙)2两,陈曲(炒)半两,肉豆蔻(去壳)1两,干姜(炮裂)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五味子1两,甘草(炙,锉)1两,白术1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胃不和,饮食减少,腹中虚鸣。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陈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六《圣惠》卷八十四: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半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霍乱,心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圣惠》卷八十四:高良姜散别名

    高良姜汤

    处方

    高良姜1分(锉),陈橘皮1分(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草豆蔻1分(去皮),当归1分(锉碎,微炒),桂心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冷伤,脾胃气不和,心腹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高良姜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圣惠》卷七十八:高良姜散别名

    高良姜汤

    处方

    高良姜(锉)1两,当归(锉,微炒)1两,草豆蔻(去皮)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产后霍乱吐利,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

    高良姜汤(《明医指掌》卷九)。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圣惠》卷四十七:高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两(锉),干木瓜半两,莲子心半两,菖蒲半两,丁香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胃冷咳癔,气厥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更多中药材
  • 处方椿皮半斤,酸梨1斤,鲜姜3两,红糖4两。制法先将椿皮多加水(约3升)熬剩1斤,去渣取汁,再将姜、梨捣汁去渣,将汁对在一起,放在锅内熬开,再下红糖成膏。功能主治便血,赤痢。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匙,开水冲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 处方天灵盖(用醋浸1宿,羊脂炙黄)1两,鳖甲(去裙,治如上法)1两,虎头骨(锉细,酒拌炒)1两,青蒿子(赤梗者)半两,拣人参半两,桃仁(去皮尖,麸炒,研)半两,知母(切)半两,甘草(生锉,焙干)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加阿魏2践研开,同桃仁再研......
  • 处方陈皮8分,半夏(姜制)8分,茯苓8分,甘草3分,白术(土炒)2钱,藿香1钱,黄连(土炒)2钱,黄芩(土炒)1钱,山栀子(姜汁炒)2钱,砂仁3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呕吐不止,饮食不下。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长流水和胶泥澄清水2钟,煎至1......
  • 处方丁香2钱,木香2钱,槟榔3钱,川楝子3钱,锡灰3钱,干漆3钱,巴霜1钱。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小儿疳蛊,虫出形如马尾,或如丝发,多出于头项腹背之间,黄白赤者。用法用量每服1丸,汤化下。摘录《幼科指掌》卷四......
  • 《仙拈集》卷三:保产万全汤处方归身1钱半,川芎1钱半,菟丝1钱半,白芍1钱,贝母1钱,黄耆8分,荆芥穗8分,蕲艾7分,厚朴7分,羌活5分,生甘草5分。功能主治未产者能安,临产者能催。主胎前不拘月数,偶伤胎气,腰疼腹痛或血下势欲小产;交骨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