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高良姜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15克 厚朴6克 当归 桂心各9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温里散寒,下气行滞。治心腹突然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

    用法用量

    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一日二次分服。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更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圣济总录》卷三十八: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锉)2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3度,炙干)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2两,白术2两,桑根白皮(锉,炒)2两,甘草(炙)2两,人参1两,木瓜(去皮瓤并子,焙干)3两,五味子(拣)2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1两,诃黎勒皮1两,木香1两,肉豆蔻仁1两,盐3升(淘去泥滓,炼成盐花,研)。

    制法

    上15味,先捣前14味,为细末,与盐花末同研令匀。以水5升,下药末1时入锅中,和盐花同煎,不住手搅,候水干,出药于盆中,干即贮之。

    功能主治

    破气消食。主霍乱,心腹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加生姜少许,煎汤点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圣济总录》卷三十九: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霍乱,饮食辄呕。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圣济总录》卷二十五: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1两,半夏(汤洗7遍,炒黄)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呕哕,心腹冷疼,痰逆不消;兼治一切冷气,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圣惠》卷三: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3两,木瓜2枚,杉木节5两,川椒1两(去目),蒴藋5两,蓼叶5两。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肝虚冷,转筋不止。

    用法用量

    以水1斗5升,煎取8升,去滓,加醋半升,搅令匀;及热,纳于杉木桶中,淋蘸两脚,兼以绵揾药汁,裹转筋处。

    摘录《圣惠》卷三《外台》卷七引《广济》:高良姜汤别名

    高良姜散

    处方

    高良姜10分,当归10分,橘皮8分,厚朴10分(炙),桔梗8分,桃仁50枚(去皮尖),吴茱萸8分,生姜8分,诃黎勒5分。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久心痛刺肋,冷气结痛不能食。

    用法用量

    高良姜散(《圣惠》卷四十三)。

    注意

    忌猪肉、生冷、油腻、粘食、小豆。

    摘录《外台》卷七引《广济》《圣济总录》卷五十六: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1两半,槟榔(锉)1两半,木香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厥逆,腹满妨痛,或上冲心;寒疝卒痛,积聚不散,上冲心腹,与阴相引,痛则汗出。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外台》卷六引《广济》: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4两,桂心4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霍乱吐痢,转筋欲入腹。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2升,去滓,分3服,如人行4-5里1服。

    注意

    忌生冷,生葱。

    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圣济总录》卷三十八:高良姜汤别名

    高良姜煮散

    处方

    高良姜1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冷热气不调,霍乱吐逆不定,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大枣1枚(去核),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圣济总录》卷七十四: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3分,木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槟榔(锉)3分,人参3分,肉豆蔻(去壳)半两,吴茱萸(汤浸,焙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缩砂蜜(去皮)半两,干姜(炮)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肠胃受风,久为飧泄,下痢呕逆,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圣济总录》卷九十九: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锉)1分,苦楝根皮(干者,锉)2两,胡椒30粒。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蛔虫。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空心服。服讫卧少时,未得吃食,或吐或泻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外台》卷六引《广济》: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5两,木瓜1枚,杜梨枝叶3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霍乱,冷热不调,吐痢。

    用法用量

    以水6升,煮取2升,绞去滓,空腹温3服,服别如人行6-7里。

    摘录《外台》卷六引《广济》《千金》卷十三:高良姜汤别名

    高良姜散

    处方

    高良姜5两,厚朴2两,当归3两,桂心3两。

    功能主治

    卒心腹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劳风。

    用法用量

    高良姜散(《圣惠》卷四十三)。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心腹绞痛而见胁满如刺,明系木邪凌上之实证,故用良姜、厚朴温散滞气,当归、桂心温散结血,兼行心肝肺三经以破寒积也。

    摘录《千金》卷十三《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五: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厚朴、官桂。

    功能主治

    因寒,心胀痛。

    用法用量

    作1服,水1钟半,煎1钟,去滓,稍温服。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五《圣济总录》卷一八四:高良姜汤处方

    高良姜(锉)半两,桂(去粗皮)1两,木瓜(干者,去瓤)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乳石发,霍乱转筋及心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2两,麦糵(炒)2两,吴茱萸(汤洗,焙干,炒)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芜荑(微炒)1两,陈橘皮(汤洗,去白,焙)1两,荜茇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脾胃气虚,不能饮食。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
  • 《活幼口议》卷十九:八味理中丸处方人参 甘草(炙)白术 干姜 枳实(制炒)白茯苓 五味子(去梗)桑白皮(去赤皮)各等分制法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指头大。功能主治小儿心肺不和,息数脉急,上下不得升降,中膈痞满,坐卧烦闷,神情不乐,饮食不下者......
  • 别名生姜煎处方生姜7两,干姜4两,桂心2两,甘草3两,杏仁1升,款冬花3两,紫菀3两,蜜1升。功能主治小儿咳嗽。用法用量生姜煎(《卫生总微》卷十四)。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八物生姜煎”。各家论述1.《千金方衍义》:此治肺气咳嗽气逆。用蜂蜜......
  • 处方熟地5钱,人参1-2钱或5-7钱,麦冬2钱,山药1钱5分,山萸肉1钱5分,丹皮1钱,茯苓1钱,肉桂5分,泽泻5分,五味子5分,川附子5分。功能主治中风半身不遂。用法用量水2钟,煎7分,食远温服。各家论述先天无形之火乃真阳之火,人身无此火......
  • 处方桂枝1钱,桃仁1钱,延胡1钱,木通1钱,大黄1钱,乌头8分,丹皮8分,牵牛子(别末)8分。功能主治疝气。用法用量水煎,临用点牵牛子末服。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五引福井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