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化(匿虫)丸

    《类证治裁》卷七:化(匿虫)丸处方

    桃仁3钱,槐子3钱,陈艾3钱。

    功能主治

    虫蚀其肛,上唇有疮;谷道微痒,粪后蛆虫。

    用法用量

    红枣肉为丸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七《外科集腋》卷二:化(匿虫)丸处方

    鹤虱、使君子、槟榔、芜荑、苦楝、白矾。

    制法

    上为末,打糊为丸服。

    功能主治

    狐惑疮。因大肠湿热生虫,蚀透肛内,见久嗽不已,饥则胸中大痛,上唇生白点,肠头作痒。

    用法用量

    口服。

    摘录《外科集腋》卷二《万氏家抄方》卷六:化(匿虫)丸处方

    芦荟2钱2分,使君子肉2钱2分,龙胆草2钱2分,黄连(炒)2钱,五灵脂1钱5分,川楝肉1钱5分。

    制法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

    麻疹口疳。

    用法用量

    白汤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痘疹心法》卷二十三:化(匿虫)丸处方

    黄连半两,蜀椒(去闭目者,用开口者,炒去汗)2钱,苦楝根白皮(阴干)2钱。

    制法

    上为末,用乌梅肥者7个,艾汤浸,去核,捣烂为丸。

    功能主治

    痘后狐惑,其人好睡,默默不欲食。上唇有疮,虫蚀其肝;下唇有疮,虫食其脏;其声哑嘎,上下不定。

    用法用量

    艾汤送下。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直指小儿》卷三:化(匿虫)丸别名

    化虫丸

    处方

    芜荑、芦荟、青黛(干)、川芎、白芷梢、胡黄连、川黄连、虾蟆灰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猪胆汁浸糕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肺热疳,鼻(匿虫)蚀穿孔,汗臭,或生息肉。

    用法用量

    化虫丸(《金鉴》卷五十二)。

    摘录《直指小儿》卷三
更多中药材
  • 《会约医镜》卷十四:安荣汤处方当归(去尾)9~15克 熟地15~18克 丹参6克 淮山药9克 白芍(酒炒)4.5克 丹皮3.6克 阿胶(蛤粉炒)6克 川续断6克 甘草(炙)3克功能主治血分有热,崩漏日久,六脉虚弱,体亏无神。用法用量水煎服。......
  • 处方生地5两,通草1两半,人参1两半,紫菀2两,灯心1两半,当归3两,车前子3两,麦冬3两(去心)。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子淋涩痛,脉微数者。用法用量水煎3钱,去滓温服。各家论述妊娠湿热伤阴,气不施方,故小便涩痛,淋沥不已焉。生地滋阴壮水;木......
  • 处方白术2钱,当归2钱,麦冬2钱,茯苓皮1钱,通草1钱,甘草4分,灯心5分,黄苓7分,竹叶10个。功能主治淋病。摘录《蒿崖尊生》卷十四......
  •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安虫丸处方干漆0.9克(杵碎,炒烟尽)雄黄 巴豆霜各3克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虫痛。(打虫)用法用量量儿大小,每服5~30丸,用石榴根煎汤下;痛者,煎苦楝根汤或芜荑汤下,发时服。摘录《小儿药证直......
  •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安虫散处方胡粉(炒黄)槟榔 川楝子(去皮、核)鹤虱(炒)各60克 白矾(铁器熬)7.5克 干漆(炒烟尽)15克 雄黄7.5克 巴豆霜7.5克功能主治驱虫止痛。小儿虫积成团,腹中疼痛,肚腹胀满,大便秘结。(打虫)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