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红内消散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六:红内消散处方

    红内消。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龟背。

    用法用量

    用龟尿调,点背上骨节,久久自安。

    摘录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八,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一六《直指》卷二十二:红内消散处方

    红何首乌半两,远志3钱(水浸,取肉,蘸姜汁焙),赤茯苓3钱,川芎3钱,北梗3钱,苦参3钱,赤小豆3钱,赤芍药3钱,蔓荆子3钱,威灵仙3钱,生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痈疽内蕴热,外发热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麦门冬14粒煎汤调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医学入门》卷六:红内消散处方

    红内消5钱,当归5钱,茄片5钱(或茄蒂),甘草5钱,羌活5钱,黄芩5钱,麝香5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丹毒,毒气入里,腹胀欲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生地黄煎汤调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六《咽喉脉证通论》:红内消散处方

    大蜈蚣(去头足,切断,同米炒,以米黑为度)、乳香(去油尽)、血竭(另研)、雄黄、象贝母、穿山甲(炒)、没药(去油尽)、辰砂(水飞净)各等分,麝香(拣去毛皮,干研)少许。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咽喉一切诸证,并无名肿毒,已溃未溃,均可使用。

    用法用量

    每服7分,小儿减半,和煎药同服;酒下亦可。

    摘录《咽喉脉证通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半夏2钱(汤洗7遍去滑),干姜1钱(炮裂),白面3两,鸡子白1枚。制法上为末,与面及鸡子白相和,搜,切作棋子,熟煮,别用熟水淘过。功能主治脾胃气弱,痰哕呕吐,不下饮食。用法用量空腹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处方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紫苏11叶,砂仁5粒。功能主治头昏呕吐。用法用量方中陈皮、半夏用量原缺。摘录《女科万金方》......
  • 《医寄伏阴论》卷上:半夏橘皮汤处方半夏2钱,橘皮1钱,茯苓1钱,人参1钱,甘草1钱(炙),干姜1钱。功能主治温胃散水,涤痰降气。主伏阴病,呕利止,厥回而哕,或咳逆者。用法用量加大枣3个(擘),开水3杯煎,去滓顿服,不已再服。或加生姜8分。各......
  • 处方半夏(洗去滑,焙)3分,陈橘皮(去白,焙)3分,甘草(炙)3分,桂(去粗皮)3分,人参1两1分,大腹1枚(锉)。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胃虚寒痰盛,呕吐不食。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2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
  • 处方硫黄1两,半夏1两,藿香叶1两,大附子半两,水银砂子1分(水银砂子即取方内硫黄少许垍碗内盛,慢火上结砂子用)。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下虚,阴阳错逆,霍乱吐逆,粥食不下。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