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黑布药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黑布药膏处方

    老黑醋250克 五倍子100克 蜈蚣1条 蜂蜜100克

    制法

    将药和蜂蜜、黑醋放入砂锅内,置于炭火上煎,熬成黑色稠膏,并在熬膏时,须用棒搅匀,不可放于金属器具内。

    功能主治

    收敛,止痒,止痛。治疮疡、创伤等形成瘢痕疙瘩者。

    用法用量

    临用时先将损害疮面用茶水洗净,将药涂于高突损害面的范围内,每日换一次,或加热烘疗法,烘后勿将药膏擦去。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现代·《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黑布药膏配方组成

    老黑醋五斤(2500克),五倍子一斤十二两(860克),金头蜈蚣10条,蜂蜜六两(180克),梅花冰片一钱(3克)。

    用法用量

    砂锅盛黑醋火上熬开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至沸腾状,用铁筛将五倍子粉慢慢撒入,边撒边按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文火熬成膏状离火;再兑入蜈蚣粉和梅花冰片粉搅匀即成。做成的黑布药膏质量要求光亮、黑润,储存在瓷罐或玻璃罐中备用(勿用金属器皿储存)。外涂此药时需2~3毫米厚(不要用金属器械涂药),用黑布或厚布盖上,换药前清洁皮肤,2~3日换药1次。对于化脓性皮肤病,常与化毒散软膏各半调和外用。

    功效

    破瘀软坚。

    主治

    主治瘢痕疙瘩、疖、痈、毛囊炎初期、乳头状皮炎。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外科术后,疮疡、创伤愈合后,以及烫火灼伤之瘢痕疙瘩。

    瘢痕疙瘩:中西医结合治疗瘢痕疙瘩68例。方法:①首次就诊的瘢痕疙瘩患者采用瘢痕内注射确炎缩松A注射液与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液,比例通常为2:1。注射至瘢痕呈橘皮样苍白为止,注意止血,保护针眼,预防感染。②黑布药膏外敷:瘢痕疙瘩患者注射药物1周后,开始使用黑布膏。使用时先将患处用温水擦洗干净,涂上黑布膏,厚敷患处(1~3毫米厚),然后贴上黑布,每2~3日换药1次,连续3个月:以瘢痕质地、厚度、颜色变化评定疗效。结果:痊愈39例,显效21例,有效8例,临床治愈率17.4%,总有效率100%,对临床治愈的39例患者进行了半年~2年的随访,无1例复发。(《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方解

    黑布药膏用老黑醋软坚解毒,五倍子收敛解毒,蜈蚣破瘀以毒攻毒,冰片镇痒止痛解毒,蜂蜜调和诸药,主要用于治疗瘢痕疙瘩。

    现代研究

    用黑布药膏时最好是隔2~3日换药1次。治疗化脓性皮肤病,往往与化毒散软膏(醋炙乳香、醋炙没药、川贝母、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粉、凡士林)各半调和外用,能促进其解毒、消炎的功效。(《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方歌

    无。

    摘录现代·《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更多中药材
  • 拼音注音bingshesan2hao处方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矾9克,龙骨15克。制法共研极细末,装瓷瓶内密封备用。功能主治祛脓消炎,通络开窍。主热毒壅盛,上犯耳窍。用法用量用时先取双氧水洗净患耳脓汁,拭干后吹上冰麝散Ⅱ号少......
  • 处方公猪粪(漂净10天,晒露,以无臭气为度,炙灰研末)1两,冰片5厘,麝香5厘。功能主治痘症透发不足,或冒风隐缩。用法用量每服3钱,绢包煎服。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 处方冰片6两,麝香3两2钱,蟾酥7两5钱(另用酒化开研细),公丁香8两,飞朱砂4两(留一半为衣),明雄黄2两,煅西月石2两。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用高粱酒泛为小丸,每分约计20粒,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受寒受暑,痧胀肚痛吐泻,卒倒昏迷。用法用量每......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冰黄散处方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四两。寒食面、生姜(切碎.搜面匀.日干),各一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热,头目昏晕,呕吐泻痢,口干烦渴,背寒面垢。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新汲水或冷熟水调下,不拘时候。摘......
  • 处方黄连60克 冰片0.9克 麝香0.6克 轻粉1.5克 硫黄末3克制法用水400毫升,先煎黄连至200毫升,滤去滓,再慢火煎至50毫升;后四味俱研细末,与黄连汁调和。功能主治主妇人阴蚀疮。用法用量用时以鹅毛蘸取,涂阴道内。摘录《疮疡经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