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加味保元汤

    《痘科类编释意》卷三:加味保元汤处方

    人参、黄耆、甘草、归尾、赤芍(酒炒)、红花、黄芩、黄连、连翘、升麻、防风、荆芥、牛蒡子。

    功能主治

    补气活血,解毒散火。主痘起发时渐渐变黑,已延一身,未至干枯塌陷者。

    用法用量

    水煎,入烧人粪1钱,调服。

    各家论述

    此方参、耆、甘草补元气,又能泻火;归、芍、红花能活血,又能凉血;芩、连、牛蒡、连翘、升麻以解毒;防风、荆芥以疏表;人粪清热解毒。

    摘录《痘科类编释意》卷三《回春》卷七:加味保元汤处方

    黄耆2钱,人参1钱,麦门冬(去心)2钱半,知母1钱半,栀子(炒)1钱半,甘草5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痘疮结痂后虚烦者。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结痂后有余热者,加牛蒡子1钱半,白附子1钱。

    摘录《回春》卷七《金鉴》卷五十七:加味保元汤处方

    人参、猪苓、泽泻、白术(土炒)、黄耆(蜜炙)、赤茯苓、甘草(炙)。

    功能主治

    痘疮水泡,形大皮薄,内含一包清水,手足独密,身面俱少。

    用法用量

    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七《幼科直言》卷二:加味保元汤处方

    人参、黄耆、白术(炒)、白芍(炒)、肉桂、甘草、糯米。

    功能主治

    痘疮色白浆清,虚寒甚者。

    摘录《幼科直言》卷二《医学集成》卷二:加味保元汤处方

    人参、黄耆、肉桂、杏仁、五味炙草。

    功能主治

    气虚作喘。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金鉴》卷五十八:加味保元汤处方

    人参、黄耆(蜜炙)、浮小麦、甘草(炙)、广桂枝、白芍(炒)。

    功能主治

    痘疮起胀后,阳虚汗出,大汗不止。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八《金鉴》卷五十八:加味保元汤处方

    人参、黄耆(炙)、甘草(炙)、当归(酒洗)、白芍药(炒)、麦冬(去心)、枣仁(炒,研)。

    功能主治

    痘症气虚,养浆时,顶平清稀而烦躁。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八《金鉴》卷五十七:加味保元汤处方

    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全当归(酒洗)、白芍(酒炒)、木香(煨)、白术(土炒)、官桂。

    功能主治

    小儿气血两虚,痘疮倒陷,浆色清稀不足,根脚淡白无晕,遍体形如豆壳,疮皮皱而似结非结,至收靥时终不成痂。

    用法用量

    引用老米,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七
更多中药材
  • 处方栀子仁 白芷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鼻血不止。用法用量吹鼻中。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处方辰砂1两,冰片2钱,熊胆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脚底心烂。用法用量鸡子白调搽,每日洗3次搽3次。摘录《玉案》卷二......
  • 处方冰片、生大黄(打碎)各10克,75%酒精(或白酒)100毫升。制法共浸泡瓶中(振摇几次),2小时后即可使用。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暑疖,一般涂搽1~4次即可痊愈。用法用量先把肥皂液洗患处,用温开水去净肥皂液,再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冰片散处方石膏2两,冰片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口齿咽喉痛。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冰片散处方冰片1钱,硼砂5钱,雄黄2钱,蜜炙柏(细末)2钱,钞3张(煅灰),......
  • 处方朴消4钱,僵蚕(微炒,去嘴)8钱,甘草8钱,青黛6钱,马屁勃3钱,蒲黄5钱,麝香1钱,冰片2钱。制法上为细末,瓷坛密收。功能主治急慢喉痹,肿塞切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清水调咽。摘录《会约》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