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加味清胃散

    《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加味清胃散处方

    黄连(炒)4.5克 生地黄 牡丹皮 当归各3克 升麻6克 犀角 连翘 甘草

    制法

    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

    清胃凉血。治妇人胃火伤血,唇裂内热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方中犀角、连翘、甘草,原书未载用量。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四《保婴撮要》卷一:加味清胃散别名

    加味清胃汤

    处方

    《脾胃论》清胃散加柴胡、山栀。

    功能主治

    小儿脾胃实火作渴,口舌生疮,或唇口肿痛,齿龈溃烂,焮连头面,或恶寒发热,或重舌马牙,吐舌流涎;因乳母情欲厚味,积热传儿,致小儿膏淋,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加味清胃汤(《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摘录《保婴撮要》卷一《口齿类要》:加味清胃散处方

    黄连(炒)1钱,生地黄1钱,升麻1钱,牡丹皮8分,当归3钱2分,芍药、柴胡。

    功能主治

    脾胃肝胆经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口齿类要》《济阴纲目》卷十四:加味清胃散处方

    当归身(酒浸)1钱,黄连2钱,生地黄(酒洗)2钱,升麻2钱,牡丹皮1钱半,石膏3钱。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膏粱积热,产后便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四《麻症集成》卷四:加味清胃散处方

    生地、当归、犀角、连翘、灵脂、升麻、丹皮、川连、甘草、力子、制军、使君子。

    功能主治

    麻症热留胃中,余毒上冲,致患牙疳。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证治汇补》卷四:加味清胃散处方

    《脾胃论》清胃散加芍药、山栀。

    功能主治

    脾热口臭。

    摘录《证治汇补》卷四《准绳·类方》卷五:加味清胃散处方

    升麻、白芷、防风、白芍药、干葛、甘草、当归、川芎、羌活、麻黄、紫背浮萍、木贼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发散。主疠风热毒在表。

    用法用量

    每次5-7钱,水煎服。

    摘录《准绳·类方》卷五《寿世保元》卷六:加味清胃散处方

    当归尾2钱,生地黄3钱,牡丹皮3钱,升麻4分,黄连6分,防风1钱5分,荆芥1钱,软石膏3钱。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胃经火盛,致牙齿肿痛,上下牙痛,牵引头脑而热,其齿喜冷恶热者;胃中蕴热,中脘作痛,痛后火气发泄,必作寒热乃止;及齿龈肿痛出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若牙颧额半边痛者,加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若牙龈脱出而出血者,加扁柏叶、黄芩、荆芥、栀子;若虚损人牙痛者,加黄柏、知母、人参、甘草;若满口浮而痛,不能力嚼者,加连翘、元参、芍药;小儿牙疳者,乳母服,加天花粉、元参、白芷;醇酒厚味,唇齿作痛,或牙龈溃烂,连头面颈项作痛者,并加犀角、连翘、甘草;胃气齿痛,加草豆蔻、细辛、防风、羊胫骨灰,去牡丹皮。

    摘录《寿世保元》卷六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羚羊角(锉细末)钱半,薄荷钱半,羌活钱半,半夏(炙)钱半,白菊花5钱,川乌(炮)5钱,川芎5钱,防风5钱,车前子5钱,细辛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痰湿攻伤,绿风内障。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水2钟,煎1钟,去滓服,或荆芥汤下。摘......
  • 处方半夏1升(汤洗),母姜1斤,橘皮1斤,白术8两,桂心4两(一方有桑白皮1升)。制法上切。功能主治虚寒喘鸣多饮,逆气呕吐。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温3服。注意忌羊肉、饧、桃李、雀肉、生葱。摘录《外台》卷十引《删繁方》......
  • 处方半夏1两(捣罗为末),鯸鮧鱼脂2两(煎了者)。制法上药1处调如膏。功能主治鼠瘘。用法用量旋取敷疮上。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 处方苍术2钱,白术1钱半,半夏1钱,南星1钱,酒黄芩1钱,香附1钱,陈皮5分,赤苓5分,威灵仙3分,甘草2分。功能主治痰饮臂痛不能举。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四,名见《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
  • 《张氏医通》卷十四:半夏苍术汤别名柴胡半夏汤(《张氏医通》卷十四)。处方升麻 柴胡 藁本各1.5克 茯苓 神曲(姜汁炒)各3克 苍术(米泔制)半夏各6克 生姜10片 甘草(炙)1.2克功能主治祛风化痰。主素有风证,目涩,头疼眩晕,胸中有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