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姜桂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姜桂散处方

    干姜、良姜,各一钱半。辣桂、木香、半夏曲、炙甘草,各一钱。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圣济总录》卷七十八:姜桂散别名

    姜桂饮

    处方

    干姜(炮)3两,甘草1两(锉,2味用砂糖2两,水微化开,同炒干),桂(去粗皮)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止虚渴。主洞泄、飧泄,里急后重,腹痛。顷刻间咽喉痛极难忍。

    用法用量

    姜桂饮(《不知医必要》卷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八《医略六书》卷三十:姜桂散处方

    肉桂3两(去皮),生姜1两半,。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呃逆,脉紧细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产后胃气虚寒,寒邪直入血分,故气不得下降而呃逆不止焉。肉桂温经暖血以散寒邪,生姜温胃散寒以和逆气。为散,水煎,使胃家温暖,则血分之寒邪外散而气道顺利,升降如常,何顺逆之有哉?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医略六书》卷三十:姜桂散处方

    桂心1两半(醋炒黑),干姜1两半(醋炒黑)。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血痢,脉紧细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荆芥灰1钱,煎汤调下。

    各家论述

    产后寒伤肠胃,失其传送输化之职,不能分泌浊阴,故下痢纯乎血少焉。桂心温血分以散寒,干姜暖胃气以散寒,二物炒黑,均能燥湿却水,以定妄渗之血。为散,荆灰汤下,使清浊有分,则小小畅快而无水血夹下之虞,何下痢之不瘳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济阴纲目》卷十三:姜桂散处方

    肉桂5钱,姜汁3合。

    功能主治

    产后咳逆,3日不止,欲死。

    用法用量

    上锉,同煎,服3合。以大火炙手,摩令背热,时时涂药汁尽妙。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三《直指》卷五:姜桂散处方

    辣桂1两,川白姜(不炒)1两,篷莪术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心中卒痛,腹胁气滞。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酒调下。

    摘录《直指》卷五《直指》卷三:姜桂散处方

    干姜半两,良姜半两,辣桂2钱半,木香2钱半,半夏曲2钱半,甘草(炒)2钱半。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气。主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生姜5片,大枣2个,水煎服。

    摘录《直指》卷三《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姜桂散别名

    姜黄散

    处方

    姜黄1两,桂(去粗皮)3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心痛及产后血块攻筑,心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

    姜黄散(原书卷一六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五味子15粒,茯苓1钱,陈皮1钱,知母1钱,川芎1钱,桑白皮1钱2分,麦冬(去心)1钱2分,马兜铃1钱半,粉草5分。制法上锉。功能主治咳嗽有血。用法用量加乌梅1个(去核),水煎,食远服。摘录《济阳纲目》卷六十一......
  • 处方天冬(去心)8两,杏仁(去皮)4两,贝母(去心)4两,百部4两,百合4两,款冬花5两,紫菀3两,雪白术8两。制法上为粗末,长流水煎3次,取汁3次,去滓,入饴糖8两、蜜16两,再熬;又入阿胶4两、白茯苓4两(为末,水飞过,晒干),二味入前......
  • 处方栀仁、川连(炒)、苍术、陈皮、法半夏、香附、甘草。功能主治痰因火动,嘈杂不宁。用法用量水煎服。若久不愈,加当归、山药。摘录《医钞类编》卷十......
  • 处方白术1两,茯苓5钱,车前子3钱,薏仁5钱,赤小豆1钱,通草1钱,柴胡5分,石斛3钱。功能主治太阴痉症。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处方白芍1两,白术1两,柴胡1钱,茯苓3钱,甘草1钱,苍术2钱,神曲2钱,炮姜1钱。功能主治肝气旺盛,肝木g脾土,土气不能伸,而肠中自鸣,终日不已,嗳气吞酸,无有休歇。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脾肝同治之法。肝平而脾气得养矣,脾安而肠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