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姜附散

    《魏氏家藏方》卷五:姜附散处方

    生附子7钱,生姜1斤,胡椒半两,丁香半两(研末,不见火)。

    制法

    用生姜1斤(肥者),取自然汁,同附子入砂器内,慢火煮,候附子化为糊,须不住用匙搅动,恐焦,直至姜汁煮耗尽,约7分取出,挑入银器内,四面摊开,顿重汤上,时复搅转,重摊过,候药9分干,可以捻不粘缀手,尽取出,捻成小饼子,顿在筛子内,或晒或焙干,碾为细末,再入胡椒、丁香末。

    功能主治

    脾虚胃寒。

    用法用量

    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赤水玄珠》卷四:姜附散处方

    香附子1斤,生姜3斤。

    制法

    生姜捣汁,浸香附1宿,晒干再浸,再晒,以姜汁尽为度,为末。

    功能主治

    膈气不通,胸膈间结块,大如拳,坚如石,呕吐恶心,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米饮调下。

    摘录《赤水玄珠》卷四《圣济总录》卷七十五:姜附散处方

    干姜(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诃黎勒(煨,去皮)1两,龙骨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脏寒,下痢白脓,心腹疠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煎乌梅汤空心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姜附散处方

    干姜、附子(炮)、皂荚(炙,去子)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青下,白下。

    用法用量

    饮服方寸匕。不过再服即愈。亦可丸服。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引《张文仲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艾5分,茯神2钱,青桑叶1钱。功能主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有汗,思虑多汗亦多。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 处方熟艾2两,好醋2升,熟铜末1分,楸根白皮1两半(无根,叶亦得),蕤仁1两,黄连(去须)1两,石盐1两。制法上药研6味为末,放于醋中,煎取3合,去滓收汁于熟铜器中,入鲤鱼胆、乌鸡胆各1分,和匀,即以槐木去皮,阔3指,长1尺,向日中研药,勿......
  • 处方艾叶2两,醋1斤。制法上将艾叶同醋于银锅内同煎数沸,滤去滓,慢火再熬成膏。功能主治头面风热,小疮多痒少痛,黄汁出。用法用量每用薄摊在衫纸上,贴患处,日1-2次。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 处方艾,茯苓末1钱。功能主治别处无汗,独心孔1片有汗者。用法用量以艾煎汤,调茯苓末服。各家论述此是心火自旺,膈有停饮,火热蒸其湿饮,故令此处有汗。茯苓甘而淡,甘能养心,淡能渗湿;艾叶香而涩,香能利气,涩能固津。摘录《医方考》卷四......
  • 处方熟艾10两(用糯米1升煎成粥,浇在艾上,用手拌令匀,于日中晒干),附子(炮,去皮脐)2两,生硫黄(别研极细)2两,干姜10两(炮)。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去邪养正,补真益脾。主髓冷血虚,腰疼脚弱,及伤冷心腹疼痛,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