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金铃子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金铃子丸处方

    金铃子(去核,炒)120克 益智仁 葫芦巴(炒)石菖蒲 破故纸(炒)茴香(炒)巴戟(去心)各60克 木香 白茯苓(去皮)陈皮(去白)各30克

    制法

    上药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肾气发动,牵引疼痛,脐腹弦急,攻冲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盐汤、温酒任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局方》卷五(淳佑新添方):金铃子丸处方

    金铃子(去核,炒)4两,益智仁2两,胡芦巴(炒)2两,石菖蒲2两,破故纸(炒)2两,茴香(微炒)2两,巴戟(去心)2两,木香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陈皮(去白)1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气发动,牵引疼痛,脐腹弦急,攻冲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盐汤、温酒任下。

    摘录《局方》卷五(淳佑新添方)《普济方》卷一五六:金铃子丸处方

    金铃子肉、胡芦巴1两,破故纸1两,萆薢1两,小茴香3两,苍术2两,附子1个。

    制法

    上为细末,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腰脚痛,小肠脚气等疾。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六《朱氏集验方》卷三:金铃子丸处方

    茴香半两,川楝子半两(每个作4片,用巴豆肉49粒炒焦为度,不用巴豆),破故纸2两,胡芦巴(炒)2两。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

    膀胱小肠疝气,脐腹苦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细嚼胡桃仁3个,热葱酒送下;常服,盐酒吞下亦可。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袖珍》卷二引《澹寮》:金铃子丸处方

    川楝子5两(锉,作5分制,一分用斑蝥1个,去头翅同炒,去斑蝥;一分用茴香3钱,盐半钱,炒熟去盐留茴香入药;一分用黑牵牛3钱同炒,去牵牛;一分用破故纸3钱同炒,留故纸入药;一分用萝卜子1钱同炒,去萝卜子)。

    制法

    上将楝子去核,同破故纸、茴香焙干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钓肾气,膀胱偏坠,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空心送下。

    摘录《袖珍》卷二引《澹寮》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生地3钱,丹参3钱,益母草3钱,乌贼骨6钱,茜草根(炒)1钱半,旱莲草3钱,炒蕲艾3钱。功能主治养阴止血。主产后恶露不绝,量较多,色红且有腥臭,腹部偶而作胀,口干心烦,舌淡红苔黄,脉数,属血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 《伤科汇纂》卷七:安髓散处方川芎、白芷、香附(制)各等分。功能主治脑陷头疼。用法用量生姜汁和酒服。摘录《伤科汇纂》卷七《梅氏验方新编》卷六:安髓散处方川芎1两,香附1两,白附子1两,甘草1两,白芷1两,相草1两,牡蛎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
  • 处方黑铅2两,水银1两,硫黄(细研)1两。制法上先销铅成水,次下水银搅令匀,良久,即下硫黄末,当为碧色,匀搅,即去火放冷,细研如粉,以软饭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惊邪癫痫,天行热病,心神狂乱。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新汲水研服之。摘录《圣惠》卷......
  • 处方桔梗3钱,甘草1钱,青黛5钱,百部1钱,山豆根1钱,人参3钱,茯苓5钱,天花粉3钱。功能主治补土泻火,消痰逐邪。主肺气虚而中邪,目见鬼神,口出胡言,或说刀斧砍伤,或言弓矢射中,满身疼痛,呼号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安魂汤处方龙眼肉18克 酸枣仁(炒捣)12克 生龙骨(捣末)15克 生牡蛎(捣末)15克 清半夏9克 茯苓片9克 生赭石(轧细)12克功能主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痰饮,致惊悸不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