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烂金丸

    处方

    大猪肚1个,黄连3两,蜜2两,生姜2两(研)先将猪肚净洗,复以葱、面、醋、椒等洗,控干;用药同水酒入银石器内煮半日,漉出黄连,洗去蜜酒令尽,锉,研为细末,再用酒调成膏,入先洗猪肚内,缝定,入银石器内水熬烂,研为膏,搜下项药:人参2两,黄耆4两,五味子2两,山药2两,山茱萸2两,杜仲(去皮,锉,姜汁淹,炒丝断)2两,石斛2两,车前子2两,鳖甲(醋炙)2两,熟地黄2两,新莲肉(去皮)2两,当归2两,槐角子(炒)1两,白茯苓1两,磁石(煅碎)1两,川芎1两,沉香半两(不焙),麝香1钱(别研入),菟丝子(酒浸湿,研)5两,(一法有白术2两,阳起石1两)。

    制法

    上为末,用猪肚膏搜和得所,膏少则添熟蜜,杵数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精血,益诸虚,解劳倦,去骨节间热,宁心强志,安神定魄,固脏腑,进饮食,免生疮疡。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温酒、糯米汤任下。

    注意

    热中消渴止后宜服之。

    摘录《三因》卷十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又治......
  • 《博育生女科.产后编》卷上:八味地黄丸处方山茱萸 山药 丹皮 云苓各24克 泽泻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黄耆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血块不落。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博育生女科.产后编》......
  • 处方八味地黄汤加生铁落。功能主治咳逆喘急。临床应用哮喘: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发寒天,每用桂附地黄汤及黑锡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铁落于八味汤中,一剂而愈。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三引《药性纂要》......
  • 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山药5钱,茯苓3钱,丹皮3钱,泽泻3钱,川芎1两,肉桂1钱。功能主治补肾水以制火。主少时不慎酒色,又加气恼而得头疼,不十分重,遇劳、遇寒、遇热皆发,倘加色欲则头岑岑而欲卧。用法用量水煎服。10剂后,去川芎,加白芍、......
  • 处方奇良(即土茯苓)、当归、川芎、茯苓、橘皮、金银花、通草、大黄。功能主治妇人头疮,起因于带下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兼用坐药。摘录《汉药神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