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理中散

    《外台》卷六引《必效方》:理中散处方

    青木香6分,桂心8分(炙),厚朴8分(炙),甘草8分(炙),白术8分,干姜10分(炮),附子6分(炮)。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及转筋,吐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饮调下。如人行5-6里,不定,更服1钱匕,愈止。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桃、李、雀肉。

    摘录《外台》卷六引《必效方》《传家秘宝》:理中散别名

    增损理中散

    处方

    干姜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甘草半两,吴茱萸半两,槟榔半两,陈皮(汤浸,去瓤,焙干)1两,厚朴1两(去皮,姜炙),荜茇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脾气虚弱,胃中冷,食后咽酸呕哕,胸胁胀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增损理中散(《圣济总录》卷四十六)。

    摘录《传家秘宝》《活幼口议》卷二十:理中散处方

    四圣汤加肉豆蔻、青皮、天台乌药。

    功能主治

    脾胃久虚,不纳食,频吐,或泻不止。

    摘录《活幼口议》卷二十《外台》卷六引《必效方》:理中散处方

    干姜2两,食茱萸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食后吐酸水,食羹粥酪剧。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温酒下,每日3次,勿冷服之。常醋水愈。

    摘录《外台》卷六引《必效方》《产宝诸方》:理中散处方

    当归2钱,黄连2钱,艾叶1钱半,地榆1钱半,甘草(炙)1钱半,龙骨1钱半,厚朴(姜炙)1钱半,黄芩1钱半,干姜1钱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产后虚羸。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产宝诸方》《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理中散处方

    人参半两,藿香半两,白术3分,甘草1分(炙),干姜1分(炮),白茯苓1分,陈橘皮3分(去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四时伤寒并时气吐后。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生姜,和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藏瓜姜糟60钱,熟地黄60钱,生姜(擦)12钱,艾15钱。制法置擂盆内,研烂为泥。功能主治打扑筋挛,骨闪挫,及久年打扑痛。用法用量摊好厚纸上,再以纸覆其上,敷患处,烧铁馒烙熨纸上。摘录《中国接骨图说》......
  • 处方干姜3两,艾叶2升,胶如手掌大。功能主治卒吐血。用法用量水3升,煮取1升,顿服。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
  •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艾胶汤处方熟艾(炒)1两,阿胶(炙燥)1两,葱1两。制法上(口父)咀,分作3服。功能主治胎动不安。用法用量每服以水3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验方新编》卷九:艾胶汤处方阿胶(炒)1钱,熟地1钱,......
  • 处方艾叶1斤,苍术4两,香附子4两,吴茱萸4两,橘皮4两。制法上用米醋5升,慢火煮至醋干为度,晒干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子宫久冷,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淡醋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处方白艾叶(细锉末,醋半盏同煮,醋尽为度)半两,当归(去芦,酒浸)半两,赤芍药半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天雄(炮,去皮脐,锉,再炒)半两,没药(别研)半两,荜茇半两,木香(不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