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麻黄根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麻黄根散别名

    麻黄根散粉(《圣济总录》卷十三)。

    处方

    麻黄根60克 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牡蛎60克(烧,研粉)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风虚汗出不止。

    用法用量

    用药末30克,和白米粉250克拌令匀。以粉撒布于汗上,汗即止。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圣惠》卷八十三:麻黄根散处方

    麻黄根半两,败蒲灰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黄耆(锉)半两,龙骨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盗汗不止,咽喉多干,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圣济总录》卷一七九:麻黄根散处方

    麻黄根1两半,雷丸1两半,牡蛎(火煅过)1两半,甘草(炙)1两,干姜(炮)半两,粱米半升。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盗汗。

    用法用量

    以粉儿身体及头。甚验。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九《圣惠》卷二十九:麻黄根散处方

    麻黄根1两,牡蛎粉1两,黄耆2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枸杞子1两,麦门冬3分(去心),白龙骨1两,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盗汗,口干心烦,不欲饮食,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圣惠》卷七十八:麻黄根散别名

    麻黄根汤

    处方

    麻黄根半两,当归(锉,微炒)半两,黄耆(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牡蛎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产后虚汗不止,身热发渴,惊悸不安。

    用法用量

    麻黄根汤(《万氏女科》卷三)。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圣惠》卷二十三:麻黄根散别名

    麻黄根散粉

    处方

    麻黄根2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牡蛎2两(烧为粉)。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风虚汗出不止。大虚汗出欲死,或自汗不止。

    用法用量

    麻黄根散粉(《圣济总录》卷十三)。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川厚朴(去皮,姜制,炒)1两半,川白姜(湿纸煨)1两半,肉豆蔻1两半,(面裹煨)1两半,白术(炒)1两半,附子(去皮脐,切小块,姜汁罨1宿,炒)1两,肉桂(去粗皮)1两,丁香1两,荜茇7钱半。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
  • 处方苍术4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1斤用椒3两,去白炒黄,去椒;1斤用盐3两炒黄,去盐;1斤用好醋1升,煮泣尽;1斤用好酒1升,煮泣尽),何首乌2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用瓦甑蒸。先铺黑豆3升,干枣2升,上放......
  • 处方当归1两,牛膝1两,苁蓉(各酒浸,焙干)1两,虎骨(酒炙黄)1两,真川椒(去目,出汗)1两,川萆薢(盐水煮干)1两,蒺藜(炒,捣去刺)1两,川芎1两,白附子(炮)3分,黄耆(蜜炙)3分,园白南星(炮)3分,何首乌3分,羌活3分,独活3分......
  • 别名神仙九气汤、九气汤、神仙不老汤处方香附子(去尽黑皮,微炒)4两,姜黄(汤浸1宿,洗净,焙干称)2两,甘草1两(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免岚瘴之患。主九气:膈气、风气、寒气、热气、忧气、喜气、惊气、怒气、山岚瘴气,积聚坚牢如杯,心腹刺......
  • 处方象牙末5钱,万年冰(即粪窖年久砖,煅)5钱,青盐3钱,轻粉3钱,密陀僧1钱。制法上为末,用饭捣丸锭子。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插入管内。数日后,其管随药而出,不疼,自然生肌,不用收口药。摘录《惠直堂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