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内消瘰疬丸

    《医学启蒙》卷三:内消瘰疬丸处方

    夏枯草240克 玄参 青盐各150克 海藻 川贝母 薄荷叶 天花粉 海蛤粉 白蔹 连翘(去心)熟大黄 生甘草 生地黄 桔梗 枳壳 当归 消石各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痰凝气滞所致的瘰疬痰核,颈项瘿瘤,皮色不变,或肿或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临卧用白汤送下。

    注意

    孕妇慎用。

    摘录《医学启蒙》卷三清·《疡医大全》:内消瘰疬丸组成

    夏枯草八两三钱(250克)、玄参五两(150克)、天花粉一两(30克)、甘草一两(30克)、青盐五两(150克)、白蔹一两(30克)、当归一两(30克)、海藻一两(30克)、枳壳一两(30克)、桔梗一两(30克)、川贝母一两(30克)、制大黄一两(30克)、薄荷一两(30克)、连翘一两(30克)、海蛤粉一两(30克)、生地黄一两(30克)、硝石一两(30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粉,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

    软坚散结,化痰消瘿。

    主治

    主治瘿瘤,瘰疬,痰核,伴见舌淡苔白,脉濡缓。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颈淋巴结结核、颅内结核瘤、肛瘘等病症。

    1.颈淋巴结结核:60例淋巴结核患者在抗结核化疗基础上联合内消瘰疬片治疗,与单纯抗结核化疗治疗60例相比较,疗程4个月。观察1、2、4个月末临床症状及B超的变化,以颈部肿大淋巴结缩小1/2或消失,溃疡愈合及无新的肿大淋巴结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1、2、4个月末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34%、75.0%和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0%、66.67%和76.67%。(《临床肺科杂志》2014年第11期)

    2.颅内结核瘤:应用内消瘰疬丸结合常规抗痨治疗颅内结核瘤30例,与常规抗痨治疗30例作对照。通过脑脊液(1、3、6、9周)和MRI增强扫描检测头颅影像(1、3、6、12个月)的变化、临床症状,对比2组患者脑脊液恢复正常及颅内结核瘤吸收的数量。结果:治疗组22例有效,8例无效;对照组14例有效,16例无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肛瘘:应用内消瘰疬丸治疗肛瘘57例,与氟哌酸胶囊治疗56例作对照,疗程2周。以相关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 96%,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43%。(《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6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痰核、瘿瘤等证,方用夏枯草、玄参、白蔹,蛤壳、连翘以软坚散结,清热解毒;配薄荷、天花粉增强清热解毒之功;配浙贝母、海藻化痰利水、消毒散结;大黄、玄明粉泻火、软坚、祛瘀,增强软坚散结之效;枳壳、桔梗行气解郁、除痞消痰;当归、地黄补血活血,凉血养阴;甘草调和诸药。纵观全方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理气化痰、软坚散结之功效。临床应用以瘰疬肿大,按之软或坚实有疼痛,或瘿瘤按之软或坚,伴有低热等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乳腺增生病、菌阳空洞型肺结核、淋巴结肿大等病症。

    方歌

    内消瘰疬夏枯藻,枳桔玄贝蔹荷翘,归地大黄花粉草,海粉玄明青盐消。

    摘录清·《疡医大全》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辰砂1两,冰片2钱,熊胆2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脚底心烂。用法用量鸡子白调搽,每日洗3次搽3次。摘录《玉案》卷二......
  • 处方冰片、生大黄(打碎)各10克,75%酒精(或白酒)100毫升。制法共浸泡瓶中(振摇几次),2小时后即可使用。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暑疖,一般涂搽1~4次即可痊愈。用法用量先把肥皂液洗患处,用温开水去净肥皂液,再用消毒棉签蘸药液外搽患......
  •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冰片散处方石膏2两,冰片3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口齿咽喉痛。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冰片散处方冰片1钱,硼砂5钱,雄黄2钱,蜜炙柏(细末)2钱,钞3张(煅灰),......
  • 处方朴消4钱,僵蚕(微炒,去嘴)8钱,甘草8钱,青黛6钱,马屁勃3钱,蒲黄5钱,麝香1钱,冰片2钱。制法上为细末,瓷坛密收。功能主治急慢喉痹,肿塞切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清水调咽。摘录《会约》卷七......
  • 处方冰片少许。功能主治置于鸡眼上,用火点燃,至感觉疼痛时将火吹灭。每日1~2次,每次约半分钟,一个疗程5~7天。愈后局部无瘢痕。摘录《外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