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启脾丸

    《中国药典》:启脾丸处方

    人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陈皮50g 山药100g 莲子(炒)100g 山楂(炒)50g 六神曲(炒)80g 麦芽(炒)50g 泽泻50g

    性状

    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味甜。

    炮制

    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

    每丸重3g

    贮藏

    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百一选方》卷二:启脾丸处方

    人参 白术 青皮(汤洗,去瓤)神曲(炒)麦芽(炒)陈皮(汤洗,去瓤)厚朴(去粗皮,锉,姜制一宿,炒)缩砂仁 干姜(炮)各30克 甘草(炒)45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胃虚弱,气不升降,中满痞塞,心腹膨胀,肠鸣泄泻,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腹时细嚼,用米饮汤送下。

    摘录《百一选方》卷二《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一引《经验良方》:启脾丸处方

    人参(去芦)白术(土炒)白茯苓(去皮)干山药 莲肉各30克 山楂(蒸,去核)甘草(蜜炙)陈皮 泽泻各15克

    制法

    上各为细末,荷叶煮汤,以炊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消食和中。治小儿伤食,呕吐泄泻,腹胀腹痛,小儿疳积,面黄消瘦。

    用法用量

    每服70~90丸,食后用米饮送下。

    摘录《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一引《经验良方》
更多中药材
  •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冰壶散处方不灰木半两(烧),玄精石半两(生研),金星石半两,银星石半两,马牙消(生)半两,甘草(炙,锉)1两,消石1分。制法上各为散,先将甘草铺在铫内,次入诸药,炒良久,移放地上,以铫冷为度,重研过。功能主治解暑毒。主......
  • 处方高良姜(生锉)。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大枣1枚(去核),煎至5分,去滓用水沉冷,顿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 处方冰片3分,黄柏5分,白矾7分,灯草1钱(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致阴火沸腾,咽喉生疮,声音不出。用法用量吹。摘录《喉科种福》卷五......
  • 处方硼砂(研)、黄柏(晒干)、薄荷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口疮、舌疮。用法用量每服1丸,津液噙化。疮甚者,加脑子(研)。摘录《医方大成》卷八引《澹寮方》......
  • 处方冰片1钱,白药煎8两,玄明粉1两,西砂仁1两,薄荷1两,生草粉1两,白桔梗1两,诃子肉2两,月石2两,柿霜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重5分,阴干。功能主治心肝蕴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声音不清。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时噙化。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