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清肾汤

    傅云江方:清肾汤处方

    生地15克,山药12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连翘15克,益母草30克。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利水。主肾阴不足,热蕴水停。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傅云江方《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清肾汤处方

    焦黄柏10克,生地10克,天门冬10克,茯苓10克,煅牡蛎20克,炒山药15克。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滋肾养阴。主虚火迫精。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清肾汤组成

    知母(12克)、黄柏(12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白芍(12克)、山药(12克)、乌贼骨(6克)、茜草(6克)、泽泻(4.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泻火,滋阴潜阳。

    主治

    小便频数涩痛,遗精自浊,舌红,脉洪滑有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肾功能衰竭等病症。

    肾功能衰竭: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均使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组加用清肾汤,检测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瘦素( Leptin)与IL -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CRF急剧加重湿热证患者血Leptin与IL-6均明显升高,清肾汤可降低其水平,认为这是该方能明显减轻患者恶心呕吐、食少纳呆等症状的机制之一。(《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年第2期)

    方解

    本方用知母、黄柏泻肾清热,龙骨、牡蛎潜阳涩遗,泽泻利尿;通利与收涩并投,清热而不伤阴,收涩而不碍邪。用于治疗肾中湿热下注,小便淋沥不畅之证,临床应用以小便频数涩痛、遗精、带下、舌红、脉洪滑有力为辨证要点。肾阳衰微者,不宜使用本方。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还用于治疗慢性贫血。

    方歌

    清肾汤中知柏调,茜薯龙牡海螵蛸,再加泽泻生杭芍,实热遗精白浊消。

    摘录近代·《医学衷中参西录》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艾叶1斤,苍术4两,香附子4两,吴茱萸4两,橘皮4两。制法上用米醋5升,慢火煮至醋干为度,晒干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子宫久冷,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淡醋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
  •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处方白艾叶(细锉末,醋半盏同煮,醋尽为度)半两,当归(去芦,酒浸)半两,赤芍药半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天雄(炮,去皮脐,锉,再炒)半两,没药(别研)半两,荜茇半两,木香(不见火......
  • 别名艾叶回阳散处方硫黄5钱,雄黄5钱,艾茸1斤。功能主治阴疮黑陷而不痛者。用法用量艾叶回阳散(《古方汇精》卷二)。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 处方生艾蒿数升。功能主治食诸肉骨哽。用法用量水、酒共1斗,煮取3-4升,稍稍饮之。摘录方出《外台》卷八引《肘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别名艾叶酒处方白艾蒿10束(每束如升许大,净择水洗,锉细)。制法煮取浓汁,拌曲末,一如常酝法,酒熟去糟取清酒。功能主治大风癞病,身体面目俱有疮痍,恶汁自出。用法用量艾叶酒(《圣济总录》卷十八)。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