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荠苨汤

    《千金翼》卷二十二引华佗方:荠苨汤处方

    荠苨4两,茯苓1两,蔓菁子1升,芍药1两,人参1两,蓝子1两,黄芩1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

    石毒或年20年30年而发者,或栗栗如寒,或饮食,或不饮食。若服紫石英发毒者,热闷惽惽喜卧,起止无气力,或寒,皆腑气所主,藏气不和;矾石发热者,燥而战;石硫黄发热者,郁郁;如热极者,身并破裂。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圣济总录》引作“芍药汤”。

    虚弱者,倍人参,减黄芩;若气上,倍茯苓,加荠苨1两。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二引华佗方《医心方》卷十一引《小品方》:荠苨汤处方

    荠苨2两,人参2两,厚朴2两,知母2两,栝楼2两,葛根2两,枳实2两,犀屑2两,蓝子2合,桔梗2两,橘皮2两,茯苓2两,黄芩2两,甘草2两。

    功能主治

    先有石热,因霍乱吐下,服诸热药,吐下得止,因空虚仍变烦,手足热,口燥,欲得水,呕逆迷闷,脉急数者;及时行病后,毒未尽,因霍乱吐下,仍发热烦闷,胸心欲破裂者。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3升,分5服。

    摘录《医心方》卷十一引《小品方》《千金翼》卷十五:荠苨汤处方

    荠苨3两,麦门冬3两(去心),干姜3两半,麻黄(去节)2两,人参2两,黄芩2两,桔梗2两,甘草(炙)2两。

    功能主治

    矾石发,亦作疮状如疖子;紫石多发于腹背,或着四肢;诸乳石发。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从旦至哺乃尽。日日合服,以愈为度。

    摘录《千金翼》卷十五《圣济总录》卷五:荠苨汤处方

    荠苨2两,防风(去叉)1两半,人参1两半,独活(去芦头)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赤箭半两,芎藭半两,羚羊角(镑)半两,麻黄(去根节)2两,桔梗(锉,炒)3分,前胡(去芦头)1两,甘草(炙,锉)1两,石膏(碎)1两,蔓荆子半两,白鲜皮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肺中风。项强鼻塞,语声不出,喘鸣肩息,胸满短气。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圣济总录》卷五十九:荠苨汤处方

    荠苨2两,大豆2两,人参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磁石(捣如米粒)2两,葛根(锉)2两,石膏(碎)2两,黄芩(去黑心)2两,栝楼根2两,甘草(炙,锉)2两,知母(焙)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内消。所食物皆作小便,强中。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九《得效》卷十:荠苨汤处方

    大豆、甘草。

    功能主治

    诸药毒,蛊毒。

    用法用量

    水煎,加荠苨汁服。

    摘录《得效》卷十
更多中药材
  • 别名金枣散处方北枣1枚,真砒1黑豆大。制法大枣去核,纳真砒于枣内,外面纸裹讫,泥固济烧存灰,研极细。功能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金枣散(《疡科纲要》卷下)。摘录方出《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张氏家传》,名见《医统》卷六十四......
  • 处方北枣1枚(去核,入鸭嘴胆矾1片在内,纸裹火煅通红,出火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走马疳。用法用量敷牙左右。摘录《医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
  • 处方北梗、天花粉、干葛、川升麻、川芎、赤芍药、独活、柴胡、甘草。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热毒与血相击,而风乘之,而致赤游肿者。用法用量每用1钱,加生姜2片,井水煎服。摘录《普济方》卷四○六......
  • 处方北艾1把。功能主治痈疽,疮口冷滞,脓血少,肉色白,久不合。用法用量煎汤,密室中洗,仍以白胶烧烟熏之,续贴膏药。仍多服排脓内补散、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 处方北芪30克 杞子30克 乳鸽1只制法先将乳鸽去毛及内脏与北芪、杞子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功能主治补心益脾,固摄精气。用于早泄、阳痿、体倦乏力、自汗、心悸。用法用量饮汤吃肉,一般3天炖1次,3~5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即愈。摘录《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