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十神汤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十神汤处方

    川芎、麻黄(去节)、干葛、紫苏、赤芍药、升麻、白芷、甘草(炙)、陈皮、香附,各一钱半。

    功能主治

    治伤寒,时令不正,瘟疫妄行,感冒发热,或欲出疹,不问阴阳,两感风寒,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备注

    发热头疼,加连须葱白二根;中满气实,加枳壳煎。

    摘录唐·孙思邈《千金翼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神汤处方

    川芎、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四两。干葛十四两,赤芍药、白芷、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四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时令不正,瘟疫妄行,人多疾病。此药不问阴阳两感,或风寒湿痹,皆可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以时候。

    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

    如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同煎服。

    虽产妇、婴儿、老人皆可服饵。

    如伤寒,不分表、里证,以此导引经络,不致变动,其功效非浅。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十神汤处方

    川芎 甘草(炙)麻黄(去根、节)升麻各120克 干葛420克 赤芍药 白芷 陈皮(去瓤)紫苏(去粗梗)香附子(杵去毛)各120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时气瘟疫,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咳嗽、鼻塞声重及风寒湿痹等。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如发热头痛,加连须葱白三茎;中满气实,加枳壳数片。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车前子半两,龙胆草半两,谷精草半两,仙灵脾半两,威灵仙半两,藁本半两,荆芥穗2钱半,秦皮2钱半,甘草(炙)2钱半。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热眼肿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煎服。摘录《直指》卷二十......
  • 处方硫黄1两,水银(二味同炒,作沙子)1两,曾青1两,丹砂1两,雄黄1两,白石英1两,紫石英1两,铅丹1两,玄精石1两,胡粉1两,消石2两(以上11味各细研,入瓷盒盛,盒上留一眼子,外用六一泥固济毕,候干,以文火养一复时后,闭盒眼子,用大火......
  • 处方天雄(去皮脐,如无,以大附子代之)1两,大川乌1两(去皮脐),白附子5钱,南星5钱,天麻5钱,川芎,半夏,木香,全蝎(去毒,姜汁拌,全用)。功能主治偏正头风作痛,痛连于脑,常如牵引之状,发则目不可开,眩晕不能抬举。用法用量方中川芎、半夏......
  • 别名八生散(《证治要诀类方》卷三)。处方天雄60克(此药最佳,无则以大附子代之,去皮)大川乌60克(去皮)天南星 白附子 天麻 白术各30克 川芎 木香 全蝎(姜汁拌,全用)半夏各15克(同天雄、附子、南南、川乌并生用)制法上药生用,锉如麻......
  • 别名拓痞丸处方桂心3分,曾青(无,代以空青)3分,牡丹3分,鳣头甲(头渍,炙令黄色)3分,干姜3分,蜀漆7分,细辛6分,龙胆5分,附子4分(炮)。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痞,面黄羸瘦,丁奚不欲饮食,食不生肌肤,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