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五倍子汤

    《疡科选粹》卷五:五倍子汤处方

    五倍子 朴消 桑寄生 莲房 荆芥各30克

    功能主治

    治痔疮脱肛等。

    用法用量

    煎汤熏洗患处。

    摘录《疡科选粹》卷五明·《疡科选粹》:五倍子汤组成

    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荆芥各一两(各30克)。

    用法

    水煎,先熏后洗。

    功效

    消肿止痛,收敛止血。

    主治

    主治痔疮肿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外痔、肛肠病术后水肿等病症。

    1.外痔:五倍子汤加减治疗外痔93例(其中炎性外痔15例,静脉曲张性外痔43例,结缔组织性外痔17例,血栓性外痔18例),疗程10日:以局部坠胀、疼痛、异物感消失,肿胀消退为痊愈标准。结果:痊愈77例,占82.8%,好转16例,占17.2%。(《广西医学》2000年第2期)

    2.肛肠病术后水肿:患者120例(其中痔手术60例、肛瘘手术10例、肛裂手术50例),随机分为本方加减坐浴治疗60例,与西药(PP液)坐浴治疗60例对照,疗程7日。疗效评价以肛缘水肿消失,皮下无血栓形成,创面无感染,胀痛消失为显效;肛缘水肿明显减退,皮下暗紫减退,创面少量分泌物,无感染,胀痛减轻为有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4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3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福建中医药》2007年第1期)

    方解

    五倍子汤组方严谨,主要用于治疗痔疮。如见炎性外痔可加蒲公英、紫花地丁;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嵌顿痔重用朴硝,并加红花、乳香、没药;肛门湿疹加苦参、苍术、黄柏;肛周瘙痒加蛇床子、百部、地肤子;肛门下坠感加黄芪、升麻、枳实。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痔术后并发症、尿道肉阜、肛管直肠脱垂等病症。实验研究表明,五倍子的主要成分有鞣酸、没食子酸、树脂、蜡质等,鞣酸能使皮肤、黏膜、溃疡的局部蛋白凝固而有收敛作用;五倍子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方歌

    吾辈直销接济房。

    摘录明·《疡科选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血见愁1两,卷柏灰1两,乌梅灰2两,地榆灰2两,莲房灰2两,荷叶灰2两,榴皮灰2两,五倍灰2两,血余灰1两,柏叶灰2两,棕灰2两,木耳灰1两,槐花灰2两,白蔹1两,当归炭3两,白芍1两5钱,升麻1两,白术2两,生耆3两,党参3两,椿根皮......
  • 处方发灰5钱,柏叶1两,鸡冠花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大肠泻血,虚盛皆宜。用法用量每服1钱,卧时酒送下,来早以温酒投之。1服见效。摘录《仙拈集》卷二引《普济方》......
  • 处方椿皮半斤,酸梨1斤,鲜姜3两,红糖4两。制法先将椿皮多加水(约3升)熬剩1斤,去渣取汁,再将姜、梨捣汁去渣,将汁对在一起,放在锅内熬开,再下红糖成膏。功能主治便血,赤痢。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匙,开水冲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 处方天灵盖(用醋浸1宿,羊脂炙黄)1两,鳖甲(去裙,治如上法)1两,虎头骨(锉细,酒拌炒)1两,青蒿子(赤梗者)半两,拣人参半两,桃仁(去皮尖,麸炒,研)半两,知母(切)半两,甘草(生锉,焙干)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加阿魏2践研开,同桃仁再研......
  • 处方陈皮8分,半夏(姜制)8分,茯苓8分,甘草3分,白术(土炒)2钱,藿香1钱,黄连(土炒)2钱,黄芩(土炒)1钱,山栀子(姜汁炒)2钱,砂仁3分。制法上锉1剂。功能主治呕吐不止,饮食不下。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长流水和胶泥澄清水2钟,煎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