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午时茶

    《经验百病内外方》:午时茶处方

    茅术300克 陈皮300克 柴胡300克 连翘300克 白芷300克 川朴450克 枳实300克 楂肉300克 羌活300克 前胡300克 防风300克 藿香300克 甘草300克 陈茶10千克 桔梗450克 麦芽450克 苏叶450克 建曲300克 川芎300克

    制法

    上药研细末,拌匀,宜五月五日午时合,糊成小块。

    功能主治

    治外感风寒,内停食滞,及不服水土,腹泻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加葱、姜少许煎,热服。汗出即效。

    摘录《经验百病内外方》清·《经验百病内外方》:午时茶组成

    茅术、陈皮、柴胡、连翘、白芷、川朴、枳实、楂肉、羌活、前胡、防风、藿香、甘草、建曲、川芎各十两(各30克),陈茶二十斤(960克),桔梗、麦芽、苏叶各十五两(各45克)。

    用法

    上药研为细末,制成块剂或冲剂,每服1~2克。现代多水煎或沸水浸泡饮服。

    功效

    发散风寒,化湿和胃。

    主治

    风寒感冒,寒湿阻滞,食积不化,胸闷腹泻,舌淡苔薄白,脉浮滑。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疾病、儿童弱视等病症。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午时茶颗粒治疗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35例,与利巴韦林颗粒治疗35例对照。服用疗程均为3日。观察临床疗效并评价两组服用药物后的安全性(1~4级)。结果:治愈15例,显效16例,无效4例。服用药物后安全性,1级17例,2级18例,3级、4级均为0例。(《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20期)

    2.消化道疾病:以午时茶胶囊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疾病56例,与多潘立酮治疗48例对照。两组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抗感染、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疗程3日。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消失即为临床治愈。结果:治愈23例,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4例。(《医学信息》2007年第5期)

    3.弱视:以午时茶冲剂与参苓白术散结合西药治疗佐治儿童弱视192例,与单纯采用西医眼科常规治疗66例对照。以视力记数来衡量。每6个月复杏1次视力为记数。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弱视轻度:98.88%;弱视中度:83. 16%;弱视重度:79.31%。(《时珍国医国药》2002年第10期)

    方解

    “午时茶”者,是谓本方所用之药物共研细末之后,须在农历五月五日午时这一特定时间内,制成茶饼状,亦因其中含有陈茶此味药,用时如茶一样煎煮后再服,故而名之。

    本方药用19味,方中羌活、防风、苏叶、藿香、白芷、柴胡发散风寒;茅术、厚朴、陈皮、枳实、陈茶理气和胃,化湿消滞;建曲、麦芽、山楂消食导滞;川芎祛风止痛;桔梗、前胡宣肺利隔;连翘清热散结,且制诸药之温燥;甘草调和诸药。主药配伍,共成发散风寒、化湿和胃、消食导滞之剂。临床应用以畏寒发热、胃肠不适、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现代临床已将本方制成冲剂、胶囊等多种剂型,服用方式更为便捷。临床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宜的剂型服用。

    方歌

    解表化湿午时茶,羌防芷柴藿麦楂,陈苍枳朴芎前胡,翘梗曲草加紫苏。

    摘录清·《经验百病内外方》
更多中药材
  • 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黄耆(蜜水拌炒)2钱,茯苓1钱,白芍1钱,陈皮1钱,归身1钱,甘草(炙)1钱,附子1钱,山萸肉1钱,五味子1钱,木香5分,砂仁5分。功能主治大补不足。主溃疡。元气素虚,精神怯弱,或脓水出多,神无所主,以致睡卧昏倦,六......
  • 处方透明硫黄(为末)2两,荞麦面2两。功能主治痈疽发背肿毒。用法用量上用井花水调和作饼,焙干收下。要得硫黄性和,用时再末之。加乳香少许,井水调,厚敷疮上。如干,以鸡羽蘸新水润之。如此至疮愈方歇。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 处方金银花3钱,生甘草2钱,黑料豆5钱,黄土5钱。功能主治四时瘟疫,传染时气。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孕妇勿服。摘录《医方易简》卷四......
  • 《产宝诸方》:保安散处方附子1个,地黄、棕榈灰、木香、肉桂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妊娠不调,血海久病,带下诸虚。用法用量每服2钱,羊胫炭烧红浸酒调下。摘录《产宝诸方》《永乐大典》卷九七八引《全婴方》:保安散处方蝎尾1钱半(炒),蜈蚣......
  • 《玉案》卷六:保安汤处方黄耆1钱2分,麦门冬1钱2分,藿香1钱2分,当归1钱5分,白茯苓1钱5分,川芎1钱5分,桔梗1钱,半夏1钱,陈皮1钱,白术1钱,甘草1钱,人参1钱。功能主治脑痈已溃,流脓内痛,饮食减少。用法用量加黑枣5枚,食后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