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小柴胡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小柴胡汤处方

    柴胡(三钱) 人参(二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一钱半) 甘草(一钱)

    功能主治

    治伤寒,寒热如疟,胸膈满痛,小便不利,大便涩。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柴胡汤处方

    半夏(汤洗七次.焙干)二两半,柴胡(去芦)半斤,人参、甘草(炙)、黄芩,各三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伤寒、温热病,身热恶风,颈项强急,胸满胁痛,呕哕烦渴,寒热往来,身面皆黄,小便不利,大便秘硬,或过经未解,或潮热不除;及瘥后劳复,发热疼痛;妇人伤风,头痛烦热;经血适断,寒热如疟,发作有时;及产后伤风,头痛烦热,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大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枣一个,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小儿分作二服,量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论》:小柴胡汤处方

    柴胡12克 黄芩9克 人参6克 半夏(洗)9克 甘草(炙)5克 生姜(切)9克 大枣(擘)4枚

    功能主治

    和解少阳。治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疟疾、黄疸与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用法用量

    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1枚;若渴,去半夏,人参加至9克,栝楼根12克;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9克;若胁下痞梗,去大枣,加牡蛎12克;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12克;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6克,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5克,干姜5克。

    备注

    方中柴胡清透少阳半表之邪,从外而解为君;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人参、甘草益气扶正,半夏降逆和中为佐;生姜助半夏和胃,大枣助参、草益气,姜、枣合用,又可调和营卫为使。诸药合用,共奏和解少阳之功。

    摘录《伤寒论》《女科切要》卷七:小柴胡汤处方

    人参4.5克,花粉6克,黄芩3克,柴胡3克,甘草3克,生姜3片。

    功能主治

    清热育阴。主邪在少阳,产后阴虚发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女科切要》卷七汉·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配方组成

    柴胡半斤(24克);黄芩三两(9克);人参三两(9克);半夏半升,洗(9克);甘草三两,炙(6克);生姜三两,切(9克);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用量

    上七味,以水一斗三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于,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等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

    小柴胡汤证为正虚邪入,邪犯少阳所致。少阳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则热,邪胜欲入里并于阴则寒,故往来寒热;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循胸胁,邪在少阳,经气不利,化热上炎,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女经期,感受风邪,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黄疸、疟疾见有少阳证,亦属本方证的范畴。此时,邪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唯宜和解之法。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为少阳经之专药,既透泄少阳半表之邪外散,又疏泄少阳气机之郁滞,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君臣相配,使少阳之邪外透内清,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且生姜又制半夏毒;邪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既扶正以祛邪,又御邪内传。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和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小柴胡汤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临床上只要抓住前四者中的一二主证,便可用本方治疗,不必待其证候悉具。

    2.现代应用:小柴胡汤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3.使用注意: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方,半夏人参甘草藏,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寒热用之良。

    摘录汉·张仲景《伤寒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连翘20两,甘草30两,麦门冬10两,党参20两,百部1钱,元参20两,乌梅20两,黄耆10两,云故纸20两,诃子肉10两,僵蚕10两,桔梗20两,天花粉10两,蟾酥2钱5分,冰片5钱,薄荷油1两,薄荷脑3钱,白糖190两。制法取桔梗、......
  • 处方当归4两,白芍3两,白术(炒)2两,茯苓4两,橘皮2两,党参(去芦)2两,丹皮2两,川芎2两,肉桂(去粗皮)2两,玄胡(炙)2两,香附(炙)4两,黄耆1两,熟地2两,藁本5钱,白芷5钱,木香1两,砂仁1两,甘草1两,艾炭1两,知母1两,......
  • 《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上:保坤丹处方当归4两,川芎1两,熟地半斤,赤芍4两,桃仁2两,红花2两,香附1斤,茯苓4两,丹皮4两,吴萸1两,陈皮4两,甘草4两,酒芩2两,坤草4两,玄胡索2两,鹿角霜2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功能主......
  • 处方香附子8两(童便、酒、醋、盐水各制1次),当归身2两(酒浸,晒干,醋拌炒),大熟地3两(酒洗蒸,醋炒),川芎1两5钱(醋炒),白芍1两5钱(酒拌炒),延胡索2两(醋炒),白茯苓2两(人乳拌蒸,晒),牡丹皮1两(酒洗,晒干,醋拌炒),白术......
  • 处方莪术油82g 冰片75g性状呈乳白色、乳黄色或棕黄色的子弹形。炮制上二味,将莪术油与75g聚山梨酯80混匀,冰片用适量的乙醇溶解,与上述油溶液混合均匀。另取聚氧乙烯硬脂酸酯1551g,置水浴上熔化,加入上述药液,充分搅匀,灌入栓剂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