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异功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异功散别名

    五味异功散(《保婴撮要》卷十五)。

    处方

    人参(切,去顶)茯苓(去皮)白术 陈皮(锉)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健脾理气。治脾胃虚弱,中焦气滞,饮食减少,大便溏薄,胸脘痞闷不舒,或呕吐泄泻。现用于小儿消化不良属脾虚气滞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温服。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别名“五味异功散”:异功散配方组成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等分(各6克)。

    用法用量

    研末,为散剂。每服6~9克,亦可用汤剂,各药用量按比例酌减。

    功效

    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主治

    主治脾胃虚弱,症见食欲不振,胸脘痞闷,大便溏薄,消化不良或呕吐泄泻,舌淡苔白腻,脉虚。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厌食、腹泻及慢性胃炎等病症。

    1.小儿厌食:异功散加减治疗厌食小儿患者50例,疗程为10日。临床疗效评价以食欲显著增强,食量增加为治愈。结果:治愈46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8期)

    2.婴儿腹泻:异功散加味治疗婴儿慢性腹泻患者56例,与西药(思密达、肠复康)治疗22例患者对照,疗程为5日。临床疗效评价以患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为显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4%,对照组为36.4%,(《宁夏医学杂志》2001年第1期)

    3.慢性萎缩性胃炎:异功散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疗程为4~8周。临床疗效评价以主要症状体征消失,半年内不复发,胃镜复查胃黏膜形态恢复正常,病理证实腺体萎缩消失为痊愈。结果:痊愈28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10期)

    方解

    异功散为四君子汤加陈皮、生姜、大枣而成。陈皮理气行滞,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全方较四君子汤更增行气和胃之功,使补中有行,补而不滞。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本方还可用于小儿低热、胃脘痛。

    方歌

    钱乙小儿异功散,参苓白术陈草全, 脾胃虚弱中焦滞,健脾行气此方擅。

    摘录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别名“五味异功散”
更多中药材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保元清降汤处方野台参15克 生赭石25克(轧细)生芡实18克 生山药18克 生杭芍18克 牛蒡子6克(炒,捣)甘草4.5克功能主治主吐衄证,下元虚损,中气衰惫,冲气、胃气因虚上逆,其脉弦而硬急,转似有力者。用法用量水......
  • 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人参、黄耆、炙草、五味。功能主治固本,调脾肺肾三经之虚。主肺脾肾虚,肺痿咳血成劳者。摘录《金鉴》卷四十......
  • 处方人参3钱,炒于术3钱,茯苓5钱,当归4钱,白芍2钱(炒),干地黄4钱,陈皮1钱5分,砂仁1钱,醋柴1钱,香附2钱(炙),桔梗2钱,杜仲4钱(炒),桑枝4钱,谷芽4钱,薏米5钱(炒),炙草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补养气血,兼舒肝和胃......
  • 处方炉甘石2两5钱,珍珠1分,硼砂4两5钱,青盐1钱5分,玄明粉2钱,朱砂5分,麝香1分,冰片2两5钱,黄丹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火烂眼,暴发赤肿,眼疼眼痒,畏光羞明。用法用量轻者每日2次,重者3次,点服。注意血亏症及孕妇忌用。摘录......
  • 处方麻油1斤4两(加甘草2两,先熬六七滚,然后下诸药),生地黄5钱,熟地黄(俱酒洗)5钱,麦门冬5钱,肉苁蓉(酒洗)5钱,远志肉5钱,蛇床子(酒浸)5钱,菟丝子(酒浸)5钱,牛膝(酒洗)5钱,鹿茸5钱,川续断5钱,虎骨5钱,紫梢花5钱,木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