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薏苡仁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一钱半) 麻黄(去节.一钱半) 防风(去芦.一钱) 附子(炮.去皮脐.一钱) 川芎(一钱) 佰子仁(去壳.一钱) 桂心(一钱) 枳壳(麸炒.一钱) 石膏(一钱) 细辛(一钱) 独活(去芦.一钱) 羚羊角(一钱)

    功能主治

    治肝脏中风,四肢挛急,身体强直。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种,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川芎、桂心,各一两。当归、细辛、前胡(去芦)、羌活、茵芋、生地黄、萆薢、羚羊角屑,各三分。甘草(炙赤.半两)。

    炮制

    上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心胸满闷。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稍热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圣惠》卷三: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3两,防风2两(去芦头),麻黄2两(去根节),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1两,桂心1两,独活1两,柏子仁1两,石膏1两,细辛1两,羚羊角屑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肝中风,四肢挛急,身体强直。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鸡、猫、鱼、蒜。

    摘录《圣惠》卷三《圣惠》卷二十六: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1两,酸枣仁1两(微炒),赤茯苓3分,桂心3分,柏子仁1两,羚羊角屑1两,海桐皮1两(锉),当归3分,芎3分,生干地黄1两,赤芍药3分,槟榔。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筋极。面青多怒,两胁下急痛,手足筋脉拘挛。

    用法用量

    方中槟榔用量原缺。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圣惠》卷三: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1两,羌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汉防己1两,桑根白皮1两(锉),桂心1两,天麻1两,赤茯苓1两,芎1两,酸枣仁1两(微炒),当归1两(锉,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肝脏风毒流注,筋脉抽掣急痛,头目眩闷,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生冷、猪鸡肉、毒鱼、湿面。

    摘录《圣惠》卷三《圣惠》卷三: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2两,羌活1两,五加皮1两,海桐皮1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芎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赤芍药1两,牛膝1两(去苗),桂心1两,酸枣仁1两(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拘急疼痛,行履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圣惠》卷二十一: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1两,芎1两,当归3分,桂心1两,细辛3分,前胡3分(去芦头),羌活3分,茵芋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生干地黄3分,萆薢3分,羚羊角屑3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心胸满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圣惠》卷二十三: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2两,细辛2两,黄耆3分(锉),人参3分(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羚羊角屑3分,五加皮1两,赤芍药3分,独活1两,麻黄1两(去根节),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白术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风,手足拘挛,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圣惠》卷六十九: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1两,防风1两(去芦头),猪苓1两(去黑皮),芎1两,羚羊角屑1两,汉防己1两,桑根白皮2两(锉),大麻仁1两,槟榔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枳实3分(麸炒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脚气缓弱及顽痹肿满,心下急,大便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圣惠》卷二十六: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1两,石膏2两,芎1两,桂心半两,羚羊角半两,赤芍药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当归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汉防己1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肉极。肌肤如鼠走,津液开泄,或痹不仁,四肢急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生冷、油腻,毒滑、鱼、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圣惠》卷八十九: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3分,当归1分(锉,微炒),秦艽1分(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酸枣仁半两(微炒),桂心1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在胎之时,其母脏腑气虚,为风冷所乘,儿生之后,肝气不足,致筋脉挛缩,不得伸展,故令手拳不展。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服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圣惠》卷四十二: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2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胸痹,心下坚痞缓急。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频服之。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本事》卷三: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1两,当归(洗,去芦,薄切,焙干)半两,小川芎半两,干姜(炮)半两,甘草(炙)半两,宫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川乌(炮,去皮尖)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茵芋(去梗,锉,炒)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羌活(去芦)半两,白术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独活(黄色如鬼眼者,洗,去芦,焙)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湿伤肾,肾不养肝,肝自生风,遂成风湿、流注四肢筋骨,或入左肩髃,肌肉疾痛,渐入左指中。脚气冲心。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空心、临卧温酒调下,日3次。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薏苡仁甘平淡渗,入手、足太阴;当归辛甘微温,入足厥阴;小川芎辛温,入肝、胆;干姜辛温,入手、足太阴;甘草甘平,入脾;官桂辛温,入足厥阴;川乌苦辛大热,入足太阳、少阴;防风辛甘平,入足太阳;茵芋苦辛温,入手、足阳明、太阴;人参甘温,入足阳明;羌活辛甘平,入足太阳,善能行水;白术甘温,入手、足太阴;麻黄辛温,入足太阳之表;独活苦辛甘平,入足少阴、厥阴。引经之药,温酒调送。此三气之邪,流注经络,肌肉筋骨皆受邪困,是肝、脾、肾三脏皆受病,故以甘缓辛温之补药守护中焦,而以渗利行经表散之药驱逐流注之邪,则久郁之病可一旦扫除矣。

    摘录《本事》卷三《千金》卷二十二: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2两,桂心2两,白蔹2两,当归2两,苁蓉2两,干姜2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令自溃长肉。主痈肿。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食前温酒下,日3次,夜2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医学正传》卷五引东垣方: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不拘多少。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肺损嗽血。

    用法用量

    以豮猪肺1个煮熟,蘸药食之。

    摘录《医学正传》卷五引东垣方《圣惠》卷四十五: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2两,地骨皮1两,五加皮2两半(锉),木通2两(锉),木香3分,羚羊角屑1两,牛膝1两(去苗)。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痹挛,烦疼掣痛,行履不得,气满心胸,咽塞壅闷,不得眼卧。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大方》: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4钱,当归4钱,白芍药4钱,天麻4钱,独活2钱,白术2钱,虎骨(煅)2钱,杜仲(炒)2钱,麻黄2钱,乳香2钱,桂心2钱,甘草(炙)1钱,麝香1钱,没药1钱,槟榔(真紫色者)6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通经入络,活血行气。主风寒客滞经络,手臂麻木,筋脉拘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后酒调荆芥汤任下。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大方》《保命歌括》卷十七: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百部、黄耆(蜜炙)、麦门冬、当归身、白芍药、黄芩(酒炒)、人参(去芦)、桑白皮各等分,五味子10粒。

    功能主治

    肺痿。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2盏煎服。

    摘录《保命歌括》卷十七《医钞类编》卷六:薏苡仁散处方

    薏苡仁5钱,桑白皮3钱,麦门冬3钱,白石英2钱,人参1钱,五味子1钱,款冬花1钱,紫菀1钱,杏仁1钱,贝母1钱,阿胶1钱,百合1钱,桔梗1钱,秦艽1钱,枇杷叶1钱。

    功能主治

    久嗽成劳,或因劳成嗽者。寒热往来,或独热无寒,咽干嗌痛,精神疲极,所嗽之痰或浓或淡,有时或血腥臭异常,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糯米煎,调钟乳粉服。

    摘录《医钞类编》卷六
更多中药材
  • 处方生地3钱,丹参3钱,益母草3钱,乌贼骨6钱,茜草根(炒)1钱半,旱莲草3钱,炒蕲艾3钱。功能主治养阴止血。主产后恶露不绝,量较多,色红且有腥臭,腹部偶而作胀,口干心烦,舌淡红苔黄,脉数,属血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 《伤科汇纂》卷七:安髓散处方川芎、白芷、香附(制)各等分。功能主治脑陷头疼。用法用量生姜汁和酒服。摘录《伤科汇纂》卷七《梅氏验方新编》卷六:安髓散处方川芎1两,香附1两,白附子1两,甘草1两,白芷1两,相草1两,牡蛎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
  • 处方黑铅2两,水银1两,硫黄(细研)1两。制法上先销铅成水,次下水银搅令匀,良久,即下硫黄末,当为碧色,匀搅,即去火放冷,细研如粉,以软饭和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惊邪癫痫,天行热病,心神狂乱。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新汲水研服之。摘录《圣惠》卷......
  • 处方桔梗3钱,甘草1钱,青黛5钱,百部1钱,山豆根1钱,人参3钱,茯苓5钱,天花粉3钱。功能主治补土泻火,消痰逐邪。主肺气虚而中邪,目见鬼神,口出胡言,或说刀斧砍伤,或言弓矢射中,满身疼痛,呼号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安魂汤处方龙眼肉18克 酸枣仁(炒捣)12克 生龙骨(捣末)15克 生牡蛎(捣末)15克 清半夏9克 茯苓片9克 生赭石(轧细)12克功能主治心中气血虚损,兼心下停有痰饮,致惊悸不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衷中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