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银花解毒汤

    《疡科心得集》卷上:银花解毒汤处方

    金银花 地丁 犀角 赤苓 连翘 丹皮 川连 夏枯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治风火湿热所致的痈疽疔毒。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上清·《疡科心得集》:银花解毒汤组成

    金银花、地丁草、犀角、赤苓、连翘、牡丹皮、川连、夏枯草。

    用法

    原方无剂量。水煎服。

    功效

    清热凉血,解毒消肿。

    主治

    主治热毒蕴络,痈疽、疔疮等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等病症。

    流行性腮腺炎:以本方汤加味口服配合青黛外敷治疗80例,与利巴韦林、复合维生素B治疗40例对照。疗程5~7日,以腮肿及体温的恢复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治疗组痊愈66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24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湖南中医药杂志》1998年第5期)

    方解

    银花解毒汤原用于治疗疮疡,痈疖而有红、肿、热、痛等。本方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效。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夏枯草清泻火热,疏通郁滞,消肿散结;地丁草解毒、凉血、消肿,与金银花、连翘配伍,用于温邪疫毒所致的高热烦躁之症;川连清泻心胃之热,凉肝胆,解热毒;赤茯苓清热利湿,引热下行,使热邪从小便而出;甘草生用,甘而微凉,泻火解毒力佳,且能补虚护胃;牡丹皮、赤芍凉血化瘀,共奏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

    如见掀红较甚、舌质红绛,方中犀角可换用水牛角,并加赤芍、大青叶;肿痛较甚,加乳香、没药、土贝母、七叶一枝花;兼有烦躁神昏,犀角换用水牛角,并加玳瑁;高热便秘加大黄;乳痛肿痛,加蒲公英;疗毒肿痛,加野菊花;目赤肿痛加黄菊花、谷精草;咽喉肿痛,加山豆根、射干;丹毒,加黄柏、生薏苡仁。本方亦用于牙周炎、丹毒等疾病的治疗。

    方歌

    银花解毒地丁草,犀角赤苓和连翘,川连枯草牡丹皮,清热凉血解毒肿。

    摘录清·《疡科心得集》
更多中药材
  • 处方天冬1钱5分,麦冬1钱5分,人参1钱,沙参4钱,五味5分,玉竹3钱,女贞子2钱,茯苓2钱,山药3钱,贝母2钱,茜草根2钱,杏仁3钱。功能主治肺虚而咳,肌表微热,神倦气短,不时火升,失血咽痛者。用法用量上加藕3两(切片),煎汤代水煎药服。......
  • 处方雪梨60枚(压取汁20杯),生地、白茅根、生藕(合取汁10杯),白萝卜、麦冬、荸荠(合取汁5杯)。制法上加白蜜1斤,饴糖8两,竹沥1杯,柿霜1两,熬成膏。功能主治滋液润燥,化痰保肺。主肺燥干咳失血,及肺痿出血,肺痈大势已退,余热未除。用......
  • 《丹台玉案》卷四:保肺饮处方知母 天门冬 五味子 川贝母 杏仁各3克 天花粉 麦门冬 紫菀茸 款冬花 百合 桔梗 苏子 阿胶各2.5克功能主治主久患咳嗽,肺金衰弱,上气喘急,口干喉哑,痰中带血丝,或咯出鲜血,或痰如灰色,将成肺痿。用法用量水......
  • 处方郁金3钱,延胡索4钱,紫蔻仁2钱,枳实3钱,香附米3钱,牵牛2钱,毛苍术4钱,茯苓3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黄疸。因内积郁闷之气,客于脾胃,使脾胃之气不得自知,久之其脾胃虚衰,其败坏之色先染脾胃脏腑,久之随血络液络将其黄色散布于周身,甚者......
  • 处方天南星(生)、半夏(生)、橘红、寒水石(煅通赤)、白矾(枯)、川乌(炮,去皮脐)、白附子(生)、干姜(炮)、赤茯苓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肺气咳嗽,痰厥头晕,呕吐涎沫,喘满气急。用法用量每服30丸,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