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滋阴大补丸

    组成

    熟地黄二两(60克)、牛膝一两半(45克)、山药一两半(45克)、山茱萸一两(30克)、杜仲一两(30克)、茯苓一两(30克)、巴戟天一两(30克)、五味子一两(30克)、小茴香两(30克)、肉苁蓉一两(30克)、远志一两(30克)、石菖蒲半两(15克)、甘杞子半两(15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枣肉捣和,蜜丸。每服9克,每日2次,盐开水或黄酒送服。

    功效

    益肝滋肾。

    主治

    腰膝酸软,下肢无力,头晕目眩,耳鸣健忘,心神不安,男子遗精,女子带多,舌红苔少,脉弦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肾病等病症。

    高血压肾病:本方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肾病33例,对照组29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增高≥35%、血肌酐(Scr)降低≥35%为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增高≥20%、血肌酐(Scr)降低≥20%为有效;治疗后自觉症状体征未减轻或加重、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血肌酐(Scr)无改善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30.3%),有效14例(42.4%),无效9例(27.2%),总有效率72.7%。对照组显效4例(13.7%),有效8例(27.6%),无效17例(65.3%),总有效率41.3%。(《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中熟地黄、枸杞子滋阴补肝肾,水足以济火;肉苁蓉、巴戟天入肾经血分,小 茴香入肾经气分,同补命门相火不足,火旺土强则脾能健运;牛膝、杜仲强体以助肾;茯苓、山药渗湿健脾;山萸肉、五味子滋补肺肾以固精气;石菖蒲、远志安神通心以交肾;大枣调和诸药。共奏滋养肝肾,养血通脉之功。

    滋阴大补丸阴阳双补,养血活血,祛浊活络,通补兼施,但应注意补气滋阴之熟地黄等,易造成壅中腻胃之弊,尤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容易造成浊毒滞留的情况,故运用时不宜用量过大,且应佐以行气宽中的小茴香等以达到补益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目的。

    现代研究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神经衰弱、男子不育等病症。

    方歌

    无。

    摘录明·《医方考》录朱丹溪方
更多中药材
  • 《博爱心鉴》:保元汤处方人参3克 黄耆9克 甘草2克 肉桂1.5~2克功能主治主痘疮气虚顶陷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煎至150毫升。不拘时服。备注方中肉桂原书无用量,现据《景岳全书》卷六十三补。摘录《博爱心鉴》《观聚方要......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保元清降汤处方野台参15克 生赭石25克(轧细)生芡实18克 生山药18克 生杭芍18克 牛蒡子6克(炒,捣)甘草4.5克功能主治主吐衄证,下元虚损,中气衰惫,冲气、胃气因虚上逆,其脉弦而硬急,转似有力者。用法用量水......
  • 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人参、黄耆、炙草、五味。功能主治固本,调脾肺肾三经之虚。主肺脾肾虚,肺痿咳血成劳者。摘录《金鉴》卷四十......
  • 处方人参3钱,炒于术3钱,茯苓5钱,当归4钱,白芍2钱(炒),干地黄4钱,陈皮1钱5分,砂仁1钱,醋柴1钱,香附2钱(炙),桔梗2钱,杜仲4钱(炒),桑枝4钱,谷芽4钱,薏米5钱(炒),炙草1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补养气血,兼舒肝和胃......
  • 处方炉甘石2两5钱,珍珠1分,硼砂4两5钱,青盐1钱5分,玄明粉2钱,朱砂5分,麝香1分,冰片2两5钱,黄丹1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风火烂眼,暴发赤肿,眼疼眼痒,畏光羞明。用法用量轻者每日2次,重者3次,点服。注意血亏症及孕妇忌用。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