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真珠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真珠散处方

    瓜蒌根末、琥珀、真珠粉、寒水石(煅.醋淬.研)、铁粉、朱砂(研飞)、甘草末(生)、川大黄、牙硝(枯研),各等分。

    炮制

    上捣为末拌匀。

    功能主治

    治丈夫、妇人五脏积热,毒气上攻,心胸烦闷,口干舌燥,精神恍惚,心忪闷乱,坐卧不宁,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以竹叶汤温调下,不拘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真珠散处方

    真珠末15克 水精15克 琥珀末15克朱砂30克 马牙消15克 龙脑7.5克

    制法

    上药同研如粉。

    功能主治

    治肝心热毒久积,迫血妄行,以致血灌瞳人,眼生障膜。

    用法用量

    每以铜箸,取少许点眼。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真珠散处方

    真珠 白矾(烧为灰)桂心各30克 木通15克(锉)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鼻中息肉,呼吸不通利。

    用法用量

    每次1.5克,绵裹纳鼻中,一日换三次。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真珠散处方

    瓜蒌根末 琥珀 真珠粉 寒水石(煅,醋淬,研)铁粉 朱砂(研,飞)甘草末(生)川大黄 牙消(枯,研)各等分

    制法

    上药各捣为末,拌匀。

    功能主治

    治五脏积热,毒气上攻,心胸烦闷,口干舌燥,精神恍偬,心忪闷乱,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以竹叶汤温调下,不拘时。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圣济总录》卷一○七:真珠散处方

    真珠末 丹砂(研)各22克 贝齿5枚(灰火中烧,为末)干姜末22克

    功能主治

    治肝虚,眼目迎风流泪。

    用法用量

    上四味,合研匀细,用熟绢帛罗三遍,每仰卧点少许于眼中,合眼少时。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董氏小儿方论》:真珠散处方

    栝楼根30克 蛇退皮(全,炙)3克

    功能主治

    治斑疱疮疹,入眼疼痛,翳膜,眼赤羞明。

    用法用量

    上药为末,用羊子肝1枚,批开去筋膜,掺入药6克,用麻缕缠定,放米泔内煮熟。任意与吃。如少小未能吃羊肝,以熟羊肝研和为丸,如黄米大,以生米泔下10丸,乳头上与亦可,日三服。儿小未能食肝,与乳母食亦佳。

    摘录《董氏小儿方论》
更多中药材
  • 处方槐角3钱,当归3钱,生地3钱,黄芩3钱,黄柏3钱,侧柏叶3钱,枳壳2钱,地榆2钱,荆芥2钱,防风2钱,黄连1钱,川芎1钱,生姜1钱,乌梅3枚。制法用鲜荷叶汁、炼白蜜为丸。功能主治清火疏风止血。主肠风下血,便后纯下清血,其疾如箭,肛门不肿......
  • 《博爱心鉴》:保元汤处方人参3克 黄耆9克 甘草2克 肉桂1.5~2克功能主治主痘疮气虚顶陷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煎至150毫升。不拘时服。备注方中肉桂原书无用量,现据《景岳全书》卷六十三补。摘录《博爱心鉴》《观聚方要......
  • 《博爱心鉴》:保元汤处方人参3克 黄耆9克 甘草2克 肉桂1.5~2克功能主治主痘疮气虚顶陷者。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片,煎至150毫升。不拘时服。备注方中肉桂原书无用量,现据《景岳全书》卷六十三补。摘录《博爱心鉴》《观聚方要......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保元清降汤处方野台参15克 生赭石25克(轧细)生芡实18克 生山药18克 生杭芍18克 牛蒡子6克(炒,捣)甘草4.5克功能主治主吐衄证,下元虚损,中气衰惫,冲气、胃气因虚上逆,其脉弦而硬急,转似有力者。用法用量水......
  • 处方天冬、麦冬、生地、熟地、人参、黄耆、炙草、五味。功能主治固本,调脾肺肾三经之虚。主肺脾肾虚,肺痿咳血成劳者。摘录《金鉴》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