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湿气盛,大便溏稀总反复?两方合用,帮你祛根

    今天分享这个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岁,他的主诉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时成粥状,大便也不太规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泻发作,尤其还是劳累时比较重,情绪波动的时候也比较严重。在当地他吃过不少的中药,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就是通过这个视频呢来找到我们进行调理,它的主要症状就是便溏,有小腹痛。泻完以后痛减,就是腹泻完以后疼痛的症状会减轻。身体比较瘦,有乏力,自己感觉说话没力气,不愿意多说话,口中呢也比较黏,还有这个里急后重感,便有时候带粘液,但是没有血,舌质是红的,苔白腻。脉象呢,是一个濡缓脉,那么这个中医来诊断就是一个泄泻。像这个患者,我一般在临床上都诊断为是肝气乘脾,就是肝旺脾虚,那么他这个脾虚有湿,湿盛,那么他的脾虚原因跟他的情绪有很大关系。大家都知道这个中医啊,这个肝气,主要是调理脾胃的升降功能,脾升胃降的功能具有很大的一个调节作用,可以说就是如果没有肝脏这个调节作用,这个脾胃的升降功能一定会失常的,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消化。而且这个肝郁脾虚这个症状一般都是患者这个长期的不良情绪吧,肝郁这个情绪啊,最终导致的一个腹泻啊,消化不良啊这样的一个症状。就是治疗起来要有一个过程。那么这个患者的治疗给他中医就是按照痛泻药方和参苓白术散来加减进行治疗,主要的方药就是有补气健脾的黄芪,柔肝健脾的防风,用一些香附,木香之类的药。

    这个患者吃完这个药啊,然后加上这个,他自己也注意这个调理以后调节自己的情绪。那么第二次来患者来就诊的时候,他的腹泻症状他说有所减轻,大便他说有点成型了,但是还没有完全,那么每天大便还是有一到两次,腹痛呢,有一些缓解,感觉不明显了,吃药这一段时间呢,没有疼,然后舌淡红,苔白,脉濡。那么患者的症状有所减轻,但是他这个湿气啊,肝郁引起的这个脾虚,并没有去除掉,所以说把这个健脾祛湿的药加一点量,嘱咐患者继续口服。因为这个患者是外地的,他来找我看诊也不太方便,这第三次就诊的时候,他是通过视频的方式,大概简单询问了一下他的情况,看了一下他的舌象,他的症状改善还是非常明显的。他这个患者遵从医嘱也特别好。基本上能够注意自己平常的一些比较异常的这个生活情况。他的舌象也恢复正常了。那么这个患者就是继续服药一个月就可以了。最后,如果你也有以上的症状,可以把你的症状私信来给我,我来帮你进行辩证分析,具体用药调理。

更多中药材
  • 那么如果长期的这种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得不到很好的救治的话,那么它会对食道黏膜造成损伤,继而与食道恶性肿瘤发病密切相关,它也可以被视为这种癌前病变,那么因为平时的临床工作当中接触的消化系统疾病比较多,尤其是这种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道炎、所以说......
  • 中医通常把这类疾病归结为胸痹心痛,或者是心悸怔忡等等。它主要的疼痛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心胸痹痛,通俗来讲叫心绞痛,或者是闷痛、刺痛、烧灼样疼痛,或者是刀割样疼痛。那么以绞痛和刺痛为多见。通常诱因都是因为劳累,比如说老年人早晨起来去早市儿,一......
  • 高血压病人除了日常规律服用降压药之外,早晨最不应该做的就是这三件事儿,第一就是起床过猛,或者这个早晨起来还没有服药的情况下,就开始锻炼身体,剧烈运动。这样,对血压会有一个很大的影响,会使血压迅速升高,严重的,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因为我们......
  • 咱们首先说脾虚,脾虚它主要的症状是乏力、气短,中医讲,脾主气,脾主要运化气血,脾虚的时候,当然了气不足,气不足就会乏力、气短,没有劲、胸闷。脾虚,脾胃是相等的,那脾虚的时候食欲不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完了之后,也觉得不消化,然后,会有大......
  • 现在网上有很多这种很火的视频,教你如何锻炼核心肌群,我们所说的腰托,实际上并不是骨质本身的问题。是因为核心肌群在这个竖脊肌,还有这个相关的肌群,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固定住你的这个脊柱,所以造成了脊柱,前后或者左右的移动,造成了关节的错位,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