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自拟方治血管性皮肤病

    笔者在临床中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某些血管性皮肤病,获效较好。

    基本方

    丹参30克,当归10~12克,赤芍10~15克,红花6~10克,牛膝10~15克,桃仁10~12克。亦可据不同病变随症加味,水煎服,每日一剂。

    案例

    过敏性紫癜:刘某,女,19岁。大腿、小腿起针尖至粟粒状大紫红色皮疹,较密集分布,玻片压之不褪色20天,触之灼热。曾服激素、钙剂、维生素C等,皮疹仍反复再现。化验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均无异常,无腹痛关节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诊断: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活血化瘀方加味:丹参30克,当归10克,赤芍12克,泽兰10克,牛膝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生地黄15克,地榆炭10克。上方服3剂后紫癜开始消退,12剂后皮疹全消,诸症治愈。两个月后随访未发。

    过敏性紫癜是因血管壁受损,血液渗出在皮下发生瘀点或瘀斑,本例审因辨证为血热内蕴,脉络损伤,瘀滞所发。故用活血化瘀饮内服,酌入牡丹皮、生地黄、地榆炭增其清热凉血止血功效。诸药相用,使血活瘀去,紫癜消退。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王某,男,62岁。始在双踝部、小腿处起小的铁锈色苔藓样丘疹,间有紫癜性损害,后逐渐扩散蔓延至大腿伸侧、臀部,融合成大小不一斑片,并述其双下肢时有热胀痒感已年余。经内服中西药物(不详),皮疹未消。查见上述部位皮损压之不褪色,边缘不清。舌质淡紫苔少,脉涩。诊断: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炎。活血化瘀方加味:丹参30克,当归12克,赤芍15克,泽兰10克,牛膝12克,桃仁10克,玄参30克,生地黄20克,地骨皮10克,白鲜皮12克,白蒺藜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服至20剂后,皮疹消退大半,热胀感消失,原方去生地黄、玄参、白蒺藜,续服20剂后,皮损完全消退。

    本例据其皮损表现,辨属风热之邪蕴结,伤阴化燥,血络灼伤。治用活血化瘀方治之,酌入生地黄、玄参、地骨皮,养阴润肤清热;白鲜皮、白蒺藜疏风止痒。使血活瘀散,脉络得通,肌肤濡润,风疏痒止,而收全功。(马建国)

更多中药材
  • 大部份胃癌病人手术切除后仍可继续享受正常生活,一般来说,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胃癌切除术后,使部分病人不能保持原有体重,由于创伤或不能正常进食,使体内蛋白质,脂肪等消耗,致使体重下降,还可发生一些维生素缺乏病及胃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在胃癌......
  • 中医辨证治疗胃癌的方法是什么,我国是胃癌大国,所以每年都会有数万人因为不同的因素而患上胃癌,又有数万人因治疗方法不当或者是治疗不及时走向死亡。专家说:因为患者年龄、病情、症状等各方面都有不同,所以患者患者不要盲目的用药治疗,一定要辩证施治。......
  •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因,每年约80万人新发胃癌、75万人死于胃癌。亚洲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发病人数最多,约占全球胃癌人数的3/4。胃癌是我国恶性肿瘤致死的首要原因,北方地区的发病率要高于南方。那么,胃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现在......
  • 一般来说胃癌病因饮食的原则是,首先在饮食中要保护胃黏膜,避免辛辣、油煎、生冷等,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其次饮食中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增加优质的蛋白质和摄入量。胃癌患者在饮食中应该注意少食多餐,如每日分五餐进行。患者可多喝一些酸牛奶,酸牛乳中......
  • 胃癌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和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之一,它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为了减少胃癌的发病率,我们应该掌握有关于胃癌晚期的治疗。由胃癌晚期手术治疗根治性差,预后也较差,对于体质弱,有转移的晚期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多不做考虑。虽然消化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