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经方时方合用治愈颈淋巴结结核

    李蒙 湖北中医药大学

    笔者跟随戴天木教授坐诊,深有感触,现摘录其用经方时方合用成功治愈颈淋巴结结核一例,以飨同道。

    王某,女,61岁,2010年5月4日初诊。自述右颈至锁骨上肿胀不适一月余。一月前发现右颈至锁骨上有一串珠样肿块,约5cm×3cm大小,肿胀不适,伴右胁肋隐痛,喉痒干咳,口干苦,后颈部时汗出,平素盗汗,动则多汗,乏力气短;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4月在肿瘤医院做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确认为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曾用西药抗结核治疗,未见显效,反而使血白细胞下降至2.3×109/L。西医诊断: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中医诊断:瘰疬,证属肝郁化火伤阴,火热炼液为痰,上结于颈,治以疏肝解郁,养阴清热,化痰散结,方以小柴胡汤、四逆散合生脉散、消瘰丸加减。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枳实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浙贝母20克,玄参15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30克,全蝎6克,蜈蚣2条,山慈菇10克,制鳖甲10克。患处胀痛,加玄胡、三七;咽痒痛加木蝴蝶、桔梗、甘草;咽干口渴加天花粉、百合;咽部灼热,咳吐黏痰加蝉蜕、连翘、僵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服药3月余,结核渐小,变软,乃至患处平整,无任何不适,它症亦除。CT示右侧颈淋巴结结核已基本消失。复查血白细胞亦转正常。后改水泛丸,坚持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右颈结核肿胀伴胁痛,咽痒,干咳,口干苦,自汗盗汗,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戴天木老师认为,足少阳胆经循于人体两侧,而肝胆互为表里,肝失疏泄,郁而化火,炼液为痰,痰热交阻,循经上结于颈部,故颈侧有串珠样肿块;足厥阴肝经挟胁肋,肝经不畅,故右胁隐痛;肝火反侮肺金则喉痒干咳;郁火伤阴则口干;胆火内郁故口苦;阴虚内热则盗汗;阴虚及气,气虚不固则自汗;苔薄黄,脉弦细为郁热伤阴之象。治用经方小柴胡汤、四逆散合时方生脉散、消瘰丸加减。方中柴胡、黄芩清解少阳郁热;白芍养肝缓急止痛;枳实行肝气利肝用;太子参、五味子、麦冬合为生脉散益气养阴,恰和气阴两虚之证;玄参滋阴降火,与浙贝、牡蛎相配而为消瘰丸,善治阴虚痰凝之瘰疬,最切病机;全蝎、蜈蚣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夏枯草、山慈菇清热散结;制鳖甲滋阴清热,软坚散结。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使热清痰化,结散郁开,气复阴生,则瘰疬自消,诸症皆除。

更多中药材
  • 一,胃肠积滞有内热,大便干燥容易造成便秘。二,宝宝喝水少,蔬菜吃的少,进食纤维素的含量很低,肠蠕动弱,会造成大便秘结。三,宝宝拒绝排便,因为肛门有痔疮或肛裂,排便时疼痛,所以拒绝排便。长期不排便可导致大便更加干燥,不容易排出,形成恶性循环。......
  • 第一,脾胃不好有可能消化功能比较差,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吃过硬、过酸、过烫的食物。建议饮食易消化,适当摄入蛋白类食物,少吃油腻肉食。第二,注意三餐规律,饮食有节,千万不能暴饮暴食。第三,饭后要尽量适当活动,避免......
  • 扭脖子的时候发出响声,就是所谓的颈椎弹响,一般有四种原因会出现这样的弹响。一、颈椎关节间有小气泡。如果人体关节间的滑液之中存在气体的话,那我们扭转脖子时气体就会快速释放形成气泡,就有了我们听到的咔咔的声音。二、肌腱韧带与关节摩擦。长时间低头......
  • 一、体质问题有的人天生体质偏热,所以比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更容易上火。二、饮食问题,平时经常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或者长期进食补阳之品,损伤阴液,容易上火。三、作息问题以及情绪因素,熬夜伤阴,烦躁易怒亦伤阴,两者也会导致上火。上火的原......
  • 很多朋友睡前泡脚的习惯,在中医体系中,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白天阳气较盛以满足人体的正常活动,而夜晚亢奋了一天的阳气要慢慢地潜到阴分里,这样才可以好好休息。所以在晚上泡脚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不仅可以加快脚部的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新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