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提壶揭盖法治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

    容景瑜 林清 广州中医药大学

    疼痛是恶性肿瘤最常见伴随症状,因此阿片类药物受到广泛应用,但此类药物突出的不良反应为便秘。西医以口服促进胃肠动力药、泻剂及灌肠等治疗,往往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治本,且容易产生依赖性,并导致肠道神经末梢的损害而加重便秘症状,中医药应用承气汤类加减在治疗本病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笔者临证发现,有相当部分患者经常规中西医治疗后便秘症状并无明显改善,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及中医理论,运用提壶揭盖法,从肺论治,取得良好效果。

    冯某,女性,55岁,诊断为乳腺癌术后化疗后肺、骨转移。每天服用阿片类药物奥施康定200mg,既往无便秘病史。服药两月以来出现排便困难,间隔7~10天,粪质干燥坚硬,难以排出。前医师先后应用莫沙必利、番泻叶、果导片、硫酸镁口服、甘露醇口服,症状无明显改善,每5~7日予灌肠治疗。笔者诊见患者主要症状为:精神疲惫,恶心呕吐,纳眠差,口干,汗出,小便正常。舌淡红,苔黄干,脉弦细。考虑为气阴亏虚,肠燥便秘证。治以益气滋阴,生津润燥,中药汤剂先后予麻子仁丸、大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加减(大黄后下最大剂量用至15克并配合果导片每天10粒口服)亦改善不明显。加用宣肺之品,如杏仁、麻黄、枇杷叶、桔梗、荆芥、防风、瓜蒌仁等,药用2剂后可自行解大便,继续服用5剂后患者排便间隔缩短为2~3天,且粪质较松软,排便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后笔者在原治疗方药的基础上减去宣肺之品,结果患者大便难如前,仍需灌肠治疗。再次予宣肺药物后大便明显改善。

    按:提壶揭盖法乃朱丹溪首创,《丹溪心法》曰:“肺为上焦,而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下窍之水出焉。”原指用开宣肺气的方法治疗癃闭。然临床上很多学者用于治疗水肿、淋证、便秘等等。中医认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大肠的传导功能赖于肺气肃降。肺失肃降,则大肠之气亦不下降,肺气失于宣降,腑气不通,大肠传导功能受阻,故导致大便秘结。清代《石室密录·大便闭结》曰:“大便闭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肺气燥乎?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医经精义》曰:“理大便必须调肺气也。”可见,便秘与肺密切相关,便秘可从肺论治。

    本例患者每天口服阿片类药物奥施康定200mg,阿片类药物味辛、苦、酸、涩,性温、燥,有毒,气香走窜,长期服用耗损气血津液;又苦而生火,涩而凝滞,香而耗气,出现气虚、津亏之证。本例患者长期服用阿片类止痛药,药性苦燥,耗伤人体津液,造成津液虚损,则肠道失濡润,故大便干难。津液亏耗,无以上滋口咽,故见口干。脾气亏虚,胃失濡养故纳呆、恶心呕吐,水谷无以滋养机体,故见疲倦乏力,脾气亏虚,卫气不固,故见汗出。先后予西药导泻药物、中药承气汤类辨证加减等同时配合泻药口服,无明显改善,后加减宣肺之品,疗效截然不同,值得进一步应用及探讨。

更多中药材
  • 晚期肝癌中药治疗中中药能够有效的控制症状,既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能够更好的接受治疗,也能够彻底的控制症状,中医个体化处方治疗中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在肝癌晚期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肝癌晚期腹水治疗具有平衡水盐代谢,促进潴留水液......
  •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在临床上的死亡率较高,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肝癌在早期的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当人们发现它的时候已经到了中晚期了。这时肝癌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但是患者也不可放弃,一定要积极治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肝癌到了中期有......
  • (1)楝邪金汤组成:八月札15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15克,桔皮12克,桔叶12克,枳壳9克,木香9克,佛手片6克,郁金12克,莱菔子12克。加减:湿热内蕴加蒲公英、垂盆草、白花蛇苦草、由基黄、茵陈、山栀、黄芩、黄连、石上柏、大青叶、板蓝根......
  • (1)气滞血瘀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消积。处方:柴胡、黄芩、白芍、郁金、桃仁、?虫、白术、大黄、由三七(先煎)各10克,莪术15克,半枝莲、鳖甲(先煎)各30克。加减:有尿赤便秘等热象加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龙葵;伴苔腻、脉弦滑或濡,胸闷恶......
  • 1、辨证论治(1)肝郁气滞主症:胸腹痞满,食后胀闷更甚,易怒易躁、胃纳差、呃逆、恶心、乏力。舌苔黄腻,脉弦。治则:疏肝理气,和胃解毒。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2)气滞血瘀主症:两胁胀痛或刺痛,腹部结块,推之不移,胸闷腹胀,纳呆乏力。舌淡红或......